大学阅读打卡。
NO.4 《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2018.10.22~2018.10.31)
暑假里去了趟上海,爸妈去旅馆拿行李,我和妹妹就在楼下的书店里转悠,无意间发现的这本书。这是为数不多的仅以书名就吸引我的书籍之一。但是当时时间匆忙要赶动车便来不及买,心里却念念不忘。这几天终于得空看完了这部余华的小说,感触良多,便想写点什么。
首先想来谈谈对余华作品的看法。之前有和室友讨论过余华的作品。荒诞、现实甚而言之粗俗是我们对他的作品的一致评价。无论是他的《兄弟》《活着》,或是这本《许三观卖血记》,字里行间全都是血淋淋的现实与荒诞。之前看《兄弟》的时候,就思忖着这么粗俗的文字用语怎么会获得如此多的奖项,受到众多大家的一致好评?而今看的书稍稍多了些,才感觉有些似懂非懂。他就是要用最浅显最荒诞最粗俗的文字,来展现最残酷最寒冷最真实的世态。其中刻画的一个个人物,只有让读者轻蔑嘲笑过,不可思议过,深恶痛绝过,方才能平静下来思考其背后真正的价值所在。我觉得余华便像是第二个鲁迅,毫不留情地鞭挞黑暗世态,呕心沥血地呼唤良知与醒悟。
许三观是余华塑造的一个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小说人物。他可恨可怜可笑又可悲。为贫穷所困,他几乎整个前半生都在卖血,为了娶亲,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为了郑重款待贵客,为了不被饿死,为了生存。但是最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今天他又要去买血,为吃炒猪肝喝黄酒才去买血,第一次为他自己买血。”看到小说结尾,看到这句话,几乎让人潸然泪下。为了家庭妻儿,他奉献了一切,着实可悲可敬。但小说以许三观为载体也反应了另一个主题:平等。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也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为了追求这种所谓的平等,别人卖血他也去卖血不管有没有用;他的妻子和别人发生关系他也要去扯平;他自己卖血也鼓动别人去卖血;甚至别人买了二两黄酒要温一温他也照样奉行。他在外人面前自卑小心,却在妻儿面前骂骂咧咧,以追求心理上的优越与持平。然而最后他才发现平等是不可能的,这也就造成了人物的可悲命运。这种市侩而又斤斤计较的小人物心理在当时大概是非常普遍的。
这是一部小说,却也是现实中万千农村家庭的缩影。因为贫穷,多少父母卖血为了供孩子上学,为了给家人治病?又有多少孩子用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里虚度光阴?在所有可悲可敬的卖血者的命运里,文学的眼睛会为他们湿润。
生活和事件总是转瞬即逝,而文学却是历久弥新。希望《许三观卖血记》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4818/c7e4aab26f5644b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4818/4ee13fed1276aab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