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黄前进,男,福建厦门人,1971年出生。现为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少时,父亲便是当地著名的书法爱好者,每年都会为乡邻书写喜联、春联等,受父亲的影响,黄前进也喜欢上了书法这一传统艺术,稍长一些后开始临习碑帖,先是从颜真卿《颜勤礼碑》入手,兼习柳公权《玄秘塔碑》,继而研习《麻姑山仙坛记》、《颜家庙碑》和颜体其他碑帖,深缊颜筋柳骨,融会贯通,后师从著名实力派书法家张承锦先生,在先生指导下,功力日深。同时临帖不辍,于《郑文公碑》,用功最勤,所得颇深。其笔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龙蛇,习得魏碑圆笔之极轨。之后又涉猎《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等隶书名碑,沈得隶书要旨。至于行草书,黄前进则以二王和唐宋元明清的诸多名家法帖为主,近来勤研王铎行草,得窥精髓。
黄前进书路甚宽,诸体皆擅,其真如立、其行如行、其草如走。深得传统书法精秒,其中又以大字隶书、楷书最为得手。纵观古今书法作品,可谓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黄前进的楷书,颇有《郑文公碑》的特色,集众体之长,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又有楷书的端庄。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雍容大雅。
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兼有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多力丰筋,恰如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堪称难得的佳作。其隶书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初看朴拙、简淡、平凡,细赏则蕴涵着无穷的美学价值,是他生命感悟的真实流露。至于草书,黄前进融会各家,“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馀綖纠结”、 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拔茅连茹,上下牵连,奇形离合,数意兼包。
黄前进对书法从幼时的兴趣,到如今的深入骨髓的热爱,从一名书法爱好者,到今天的当代著名书法家,离不开他对传统书法艺术和文化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研读继承。在他看来书法创作,要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支持,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深耕挖掘,在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演练中去发现和形成自己的特色。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表里相依,与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和文化精髓一体。贯穿着“天地合一”、“贵和尚中”、“兼容并蓄”的特征。
当代艺术家不能为了张扬特色而抛弃传统,虽然书法是多样性的,但多样性中还蕴含着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就是传统文化这条根。当今时代的书法创新,要遵循通变之理,所谓通变之理是指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即以古通今,强调的是继承。‘变’即以今变古,强调的是革新。‘通变’正是这两方面的统一。在多年创作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黄前进发现当代书家往往过于追求变,而忽视了通。使书法创作的思想境界失去了和谐性。一味的追求表象的变化,而忘却了书法的结字、章法、布局、笔意、气韵的自然和谐之美。
黄前进的作品中深含着一种“中和之美”, 他在创作时不是一味纵任情意的驱使,而是调匀气息,用平和的心境和沉静的态度去控制纵奔的情意。“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区别于当今“竞技书法”的形式表现和技巧卖弄。他用笔墨来描绘生活,用笔墨去反映社会精神面貌。正所谓“颜筋柳骨师前路,笔墨飘香奋新章”,他为当今书坛,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文艺大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