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圆觉经》高七师开示(下①)

《圆觉经》高七师开示(下①)

作者: 深蓝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8:48 被阅读0次

    《圆觉经》高七师开示一下--1

    上次给大家留了作业,要背那两段话。一段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这时佛给如幻三昧下的定义。另一段是随顺觉悟的方法:“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两个方法,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方法。只不过一个是对外境而讲,一个是对内心的心念而讲。实际上方法都是一个。等我们把一至六章看完之后,对这两个方法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因为前面都是一些理论的分析,我们真正能用得上的,就是这个如幻三昧。

    我初读《圆觉经》以及其他一些经的时候,遇到类似的重要的话,都会将它们摘录出来串在一起,每天读一读。什么《金刚经》的重点啊,《圆觉经》的重点啊,《楞严经》的重点啊,《法华经》的重点啊……每天念一遍。这样熏习熏习,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它们就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了。实际上,我们的妄想习气也是如此,都是无始以来熏习出来的。所不同的是,一个熏习的是佛的知见,一个熏习的是习气。熟习了这些知见,等习气来的时候,就可以应用了。所以说念诵,记忆等这些也是很重要的。

    这两段为什么一定要背下来呢?大家可能会觉得听的时候很精彩,但如果听完了不记住,过后忘了,今后也就用不上了。这就不是我们讲佛经的目的。学习佛经最终的目的是要用得上。

    一开始要懂得理入,然后就是事入;事入,就是通过修行,进一步认识《圆觉经》。这部经头六章的重点就在这两句话中,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地记,不断地看,不断地去深入来理解它。

    下面我们接着讲第十一章。这章实际上是给中下根器的人讲的。菩萨在问法过程中也说到:“城有多门”,世尊能不能讲讲从其他门入道的方法?于是佛把一至六章的内容,又重新展开加以讲解。比如,什么是无明?轮回的根本是什么?都重讲了一遍。修行的方法呢?佛把修行的方法详尽划分成止、观、禅三类,由“顿法”演化成“渐修”的方法。把三种方法重新搭配,又形成二十五轮,就是二十五种修行方法。最后又讲了闭关修行的方法,也就是安居修行的方法。佛还讲了,在修行时容易出现的四种问题,以及众生应如何寻找善知识,如何看待善知识等。这就是下面数章要讲的主要内容,更多的是修行的细节问题。最后一章就是该经的名字。我们还是像一到六章那样,先大体了解一下七至十二章的主要内容。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 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每一次,佛在讲完顿修方法之后,都有菩萨来问渐修方法。这是《圆觉经》的特色,它是三根全收的,顿、中、下的方法都讲。

    这里,威德自在菩萨提出几个问题:修行方法并非顿法一个方法,就像一个城池,有从四个方向来的;我们每个门都要开,所以也希望佛为我们广开渐次修行方法之门。然后又问了修行共有几种人。佛在下面就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跟前面的章节一样,佛在解答之前,总要说一下圆觉觉性的体性。这是为了总从因地开始回答,由此遮止我们对下面内容产生片面的理解。

    “无上妙觉,遍诸十方”,这是第一点。这个觉性是遍满的,这个遍满的觉性显现为两种:一是“出生如来”,同时也出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一切如来和一切法都是从遍满十方的无上妙觉中显现,而且体性是平等的,对修行来讲没有差别。这是将总的相跟我们讲一下。

    虽然没有差别,但为了随顺众生,佛仍将修行方法归一下类,权且可以说有三种。对于这三种方法,憨山大师是从空、假、中三观的中观角度来解释的。实际上,这有些偏失。因为中观只是其中一个理论方法,而实际上止、观、禅包括了所有法门的修行方法。我们的重点是放在法身修证上。若只用空、假、中来解释,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偏离。而且,并不是所有人对空、假、中都理解了。实际上,空、假、中从某种角度讲,比止、观、禅更难以理解。以难解易,还是不好理解的。所以我们就把理论放一放,按照佛旨,止、观、禅就是修行方法,重点就在看看:佛讲的这三种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修行方法。

    关于这三种修行方法,佛在下面一共讲了三遍。这章讲了一遍止、观、禅,在下一章就讲了二十五轮。二十五轮也就是这三种方法的配合修行。他也讲了止、观、禅,因为里面有单修奢摩他,单修三摩钵提,单修禅那。还有一遍讲止、观、禅,是讲安居修行的时候,也讲了止、观、禅。

    我们将这三遍止、观、禅,给它聚到一起来讲,这样对这个方法能够认识得更清晰。实际上佛只讲了一个方法,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解。所以我们将这三个方法拿到一起讲。我们对止、观、禅,每个方法有了认识以后,对下面的各种先后搭配就好理解了。

    我们先把这几段单独拿出来看一下。

    先看奢摩他。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奢摩他,直观翻译成“止”。实际上,这概念不仅仅简单是止。佛法的一些概念,放在大乘、小乘,在不同时期,不同经里,内涵其实是不一样的。不能说止就是定。止在这里是定吗?不是,它更多的是静虑的意思。同一概念在中观和唯识就不一样,外延不同,内涵也不同;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以及我们现在的理解,确实是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对空的概念、止的概念、观的概念,放在不同的经典中,意思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对这个“奢摩他”一般不译,不说是“止”。

    那么,什么是奢摩他呢?首先,“若诸菩萨悟净圆觉”,就是说我修行的总目的是要悟净圆觉,方法是“以净觉心,取静为行”,也就是以清静的觉悟心,即前面所讲,因地的觉悟心,这就是以你的心来取静。这个“行”是什么?是方法。具体就是“由澄诸念”:让念头澄清下来,不让新念头产生;“觉识烦动”:你心清静了,你内在的东西就会显露;显露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有变化:一是你自然的智慧会发生,另一个是你的身体会产生轻安。这时,“身心客尘,从此永灭”。如何灭的?我们前面六章讲了一下,由身灭到心灭等等;对这个灭的过程,前面有讲,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接下来有个比喻:“如镜中像”。我们反过来看,你清静了,相当于你那面镜子是平的。如果不静下来,相当于镜子不平整,照不出本来已存在的完整的佛性。如果你心中镜子平了,十方世界,诸如来心,自然显现。这不是你造作出来的,只要你静下来,相当于镜子表面平了,佛性自然显现。但什么是十方世界诸如来心?我们再看看其他的章节,就清楚了。例如在后面二十五轮修法中的第一个:“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这里是取静修习,很简单,不要把它说复杂了;并不是说,我静完非得去观,或者非得去禅,不是。这样修也可以成就。

    在说到安居中,对于奢摩他也有更详细的说法:“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亦复如是。”从一身以至一世界,这是一种概况。其实我们先前讲了,是如何从一世界清净到多世界清净,由尘清净到尘遍满,这整个过程。这都是修奢摩他时,要遇到的境界。如要详细了解,我们可以看前面。

    有些经典,如《圆觉经》,就有这样好:它是可以前后互译的。你读一部经,明白百分之十,这无所谓;到你读到一定境界,你就可以经经互解;本经前后就有互译的。

    我们再看:“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这是对念头上的觉知,“若觉遍满一世界”,这个世界一个众生起一个念头,你都能知道。其实,何止是觉遍满,还有触遍满,闻遍满,色、声、香、味、触、法遍满整个觉性当中。这里只讲了其中之一。

    如果要验证自己,到没到圆觉境界,你可以看看,若你连众生念头都不知道,那你从可能性上讲,差不多百分之百没有什么觉悟。若真达到圆觉境界,六根应该是可以互用的。不仅是眼睛可以看,手也可以看;甚至不用手来看,因为一切都是在觉悟之中。所以,佛告诉你,其他一切境界,都不是我们要追求的,都是要舍弃的。这就无所谓魔不魔境了,因为如果好的东西你执着了,那也是魔境;坏的东西你不执着,那它也只是个过程。

    修止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取静!静到一定程度就生觉,然后由一身清净到多身清净,多身清净到一世界清净,一世界清净到多世界清净,再到十方世界清净。清净到一定程度,我们就知道六大清净,六尘清净。清净到一定程度后,从它的清净相中,会再进到它的圆满相。这圆满相就是四大遍满法界,六尘遍满法界,色、声、香、味、触、法,遍满法界。如此,就把止的整个过程都解释了。这里没有解释静到一定程度时,那觉性是如何一步步显发的。这里的重点,是告诉你方法!

    我们把这三段串在一起看,对于止,就有一个概念了:它在修行方法上,就是以取静为行,然后静极便觉。觉悟后什么状态,佛告诉你是,“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这样的境界,才是我们所说的觉性遍满的境界,其他境界都是我们不可取的。这是从方法上讲。

    那么为什么说,“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呢?这只不过是“觉性遍满”其中的一个表现。众生所有的念头你都知道,何况佛心呢!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只有佛心的显现才是正现量。只有我的执着没有了,我们才能跟佛合二为一,佛心入佛性。这是告诉你的其中一个方法。那么最终还是要觉性遍满的!所以才告诉你,百千世界,亦复如是。最后还讲,连一滴水掉下来,你都心中了知。这是觉性遍满的表现。

    这讲了止,我们再看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灭,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这是表明我们修法的目的。然后再讲方法:“以净觉心”,比如说,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要求你有一个觉心,而不是说你什么也不知道。就是在修止的时候,也是要求你有一个觉心;如果没有觉心,你是昏沉的。还是要有一个觉心,知道自己一个念头也没有产生。

    所以佛说,我们的目的,是要悟到净圆觉;我们要用这个觉心来修,但是这个觉心是净觉心。这个净是如何净?前面讲了,就是不执着,去妄。但这不是“有无俱遣”的那个觉性。有觉性,但不是你想要的那个觉性。我们先不管这个分别,反正就是有个觉心就行。因为这个觉性,会随着你修行不断深入而逐渐明确的。

    “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这是修观的理论。就是说,我们知道与这个心比对的所有外境叫尘;我们内在的感觉外境的叫根,这一切都是幻化。这是修观的理论。既然一切都是幻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去起诸幻,“以除幻者”。然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就是说修行一个是要度众生,一个还是要自己有轻安发生。

    然后“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灭”。有时候我们说这个杯子是虚幻的,你们也觉得高老师说了这个杯子的确是虚幻的。但实际上,如果我真有这个能力,在这里又可以变出一个杯子来,都是虚幻嘛!所以能变化诸幻,那你就绝对信了。其实修幻观,就是修“如何说服自己”的过程。真正修到一定程度,是可以幻化一切的。我们知道,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幻化出来给我们众生服务的,让我们到那里去修圆觉。

    我们把它分成三段。第一段是理论。“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这是修观的理论,修观的方法,就是“即起诸幻,以除幻者”;然后在运用上,就是“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自身所得就是“内发大悲轻安”。那么,通过修这种方法,已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幻化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于是你才能明白,原来“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那能够知道如幻,变换诸幻的并不是幻化。但要说不是幻化呢,也不对!这和我们所讲的那个“有无俱遣”,实际上是一个道理。然后就是“幻相永灭”。这是初讲三摩钵提,初讲观。

    在二十五轮中又讲到: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这又把三摩钵提的修行方法进一步具体化了。在一开始只是说让你“即起诸幻”,但如何即起诸幻?这里就讲了,就是“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靠佛的力量。这里就是说靠佛的力量,绝对不是佛性的意思。好多人对于这点不敢去讲——这个佛力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佛力就是十方如来的力量。所以说本经在安居部分讲三摩钵提的方法时,讲的更明确:

    “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串起来看就是“即起诸幻”,“以佛力故”,“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是不是?实际上还是需要念佛,观想佛的形象,或者是概念上有佛,这就是幻观的修行方法。

    然后又说“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这种方法就是要你勤加修行的,从某个角度来讲没有止快。修止很快!因为止,就是自己在那里修;而这种幻观,需要你跟众生打交道,跟境界打交道。但是,它好就好在“如苗渐长”:只要种下一颗种子,它就有一份收获,种一个种子就有一份积累。而“止”,就像挖井,你什么时候将这个井挖出来,你才有收获。不然的话,你只要没有挖到这个深度,你就没有一点收获。“观”无所谓,只要你勤苦一点修,它就在增长。

    所以说不同根性的人,适合不同的方法;不同福报的人,不同心性的人,适合不同的方法。时代亦然。比如农业时代的人比较适合修止的方法。不用种地的那些天,天天打麻将,可以换成修行,对不对?或者在热带,有雨季,大家都不能出来,那就可以在家修行。在工业社会,到底适不适合这种方法,我们还得自己考虑。

    现在,我们把这个修行方法串一下,在二十五轮中讲到:“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在安居中讲到:“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自熏成种,就是一点点熏习的。这种广发大愿,就是前面所说的“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陀罗尼就是佛的知见,也可以讲就是佛的咒语。不失寂念,我们要有念,但这个念是不二之念,不要去执着这个念。这个智慧是种静慧。所以说,你在行菩萨行的时候,你对于佛的智慧、佛的思想,也不要抱有执着和绝对的想法,要用不二的方法来对待它。

    总体上看,三摩钵提的方法还是以行为主,以观想为主。我给大家大体上总结了三个力。一个是静虑,寂静力。二是变化力,观是变化力。禅用的是寂灭力。它们在功用上也有三种不同:一个是至静力,用静虑的方法达到至静的力量;另一个是变化力,通过念佛持咒观想来修行的方法,度化众生的方法,变化一些东西;另一个是寂灭力。等我把禅那讲完之后,再举一些例子,来区分这三种修行方法在用心上的不同。

    那我们看看什么是禅那。对于这部分,过去的各种注解之间,有一些区别,解的不那么一样。有些例子,举得让我们现在的众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我要举一些别的例子,还要结合前六章的修行方法来解禅那: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首先这里的目的还是在“悟净圆觉”,还是要用个觉性来引路,就是“以净觉心”。方法呢?就是不取幻化,也不着静相;因为了知身心都是挂碍,都可能让我们产生烦恼。不仅身心能让我们产生烦恼,前面讲过,连知道这点的这一“知”,这能知、能觉、能分别的“这个”,都是靠不住的。你要认为最后还有个觉的话,佛说了,也不对。前面讲了知、觉、明,甚至后面还有的“了”,它们都不是圆满的觉性,只是我们其中一个过程而已。

    修禅那的时候,既然明白都是过程,那么我就都不依赖它们,“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反过来在“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的过程中,我们也不着一切相。“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器中锽就是我们敲钟时发出的那个声音。过去古人觉得这个声音是无相的,其实我们现在知道是一种波,还是会有障碍的。但古人觉得这个声音是没有障碍的,不管有没有东西,你屋里敲,外面也可以听见。这里是说,这个心不会受这个相的障碍,没有障碍,虽然我在世间生活,但是我什么都不执着。这个不执着,就是“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可以用前面的顿法来解禅那。

    最后呢,就是“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一部分,再往后看就更清楚了。佛在二十五轮修行方法里头讲: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也就是说,这个幻灭不起作用,来了就来,走了就走,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断烦恼,这就叫做单修禅那。在安居时候,讲禅那就更清楚了。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先取数门什么意思?我每次呼吸,我都知道。“生住灭念,分齐头数”,呼吸的起灭我都知道。“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四威仪中,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呼吸心念。由知道呼吸,到遍四威仪中都知道自己的心念,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就叫“分别念数”。念数就是思念,思想。“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一开始只是你每分每秒在想什么都知道,修到一定境界,你就知道你周围人在想什么,最后达到“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这里的方法已经很具体了,就是你在当下,就要了知自己的思想。比如说我看到花,看到就看到了,并没有引起联想;看到花,就想这花是谁买的?这就不是了知了,这是被这个念头牵着走了。我们在前面讲,“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所以来了一个念头,你不要追着那个念头;来了就像流水一样过去,好像你的觉性反过来在看这个流水一样,又像拿着手电照这流水一样。但有时候,你手电没电了,你就又跟着念头跑。等修习时间长了,你就像灯、像太阳一样,照在这水面上,非常清楚。就是别人的念头,你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照到,这样一层层的进步。

    这是理论,那具体方法呢?在第一阶段跟第三阶段,方法上没有区别,还是这样:反正一切都是没有挂碍的。我该吃饭时就吃饭,只不过你知道你在吃饭,吃完就了。这就是所谓禅那的修行方法。

    更具体点说,比如,我看到了一个恶人。如果我是修止的,我就不去看他,因为我要净自己的心。这是止的方法。观的方法呢?他是恶人,但我反观他是个菩萨!这种观法,能转化心念。但是这种转法,在你的心地上又造作了,你又在心里多了尊菩萨。这是观的方法。禅的方法呢?他是恶人,那我就打他呗;打完之后,我就忘了,我就不去执着了。不是说打完之后,我又忏悔什么的,那就糟了!这不是禅的思想。

    禅的思想就是我去做,做完之后我就放下了。或者呢,我知道他是恶人,我也不去揍他;他是恶人,但这是幻化的。什么是恶?从谁的角度讲是恶?一切都不是障碍。这个恶人做的恶事,有可能从别的角度来看,是善事呢!从禅的角度讲,我认为是恶人,说明我还惦记着这恶,心里头有分别。其实身心都是幻化的。在我这里,就只存在相,不存在善恶问题了。

    所以禅的办法就非常直接,但是说白了,也是很难把握的。到最后,你可能就分不清他到底是在修禅呢,还是在放纵自己了。好多人就容易产生狂禅。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比较倾向于修观的方法:很具体,也没什么差错,你念句佛,念句咒,干一件好事,它就有一份收获。你看着慢,实际上快!对于末法众生来说……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每个人不一样。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有事业,有家庭;我认为,修行还是以观为主。若来了大的烦恼,不行了,那你就用止,或者用禅那来对治,哄过去(一笑)。

    现在都是大法小用。比如说牙疼,念佛念咒念不好,医生也治不好,那咋办?我就学《圆觉经》讲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个好,就看着这个疼,它是分段的,这一秒过去了,下一秒又来了。这样就不为所动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反过来看清止、观、禅的区别。

    真正去修行,佛菩萨给我们指示了比较详细的方法。佛讲了,止、观、禅的修行方法都是渐修的方法;唯有顿觉,不用这个方法。如果你能如前面讲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以及“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都明白了,能应用的话,那就不必给它分得这么细:是止?是观?是禅?如果你不能应用,那你也可以把它分出止、观、禅三种方法,选择应用。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觉经》高七师开示(下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x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