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感情再好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也免不了会有小矛盾。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毕竟两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性格,不会完全一样。即使两人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也有可能做出相反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相互沟通,相互体谅。
就拿昨天晚上的一件事情:老婆让儿子吃饭,儿子说啥也不吃。他们俩因为吃饭这个事儿博弈了十几分钟。结果是孩子还是不吃饭,老婆也被气的不轻。可能是因为我在家的原因,儿子找到了靠山,就爬在我的腿上哭。哭的那叫一个难受。
我想既然孩子不愿意吃就别吃了,何必为了吃饭让他这么难过。我老婆则认为这次不吃,下次也不吃,怎么长身体?说什么也不听那可怎么办?
我们两个就因为这个问题争吵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我的想法是既然孩子不想吃饭就不强求他,等他饿的时候再说。反正以后各种零食想也别想。我不希望通过训斥和威胁等方式逼着他吃饭。这样的话即使他吃了饭心里也感觉不痛快。现在他还小,能吓唬住他。等他再大一点可能你再吓唬他,他就不怕了,甚至当做耳旁风,搭理都不搭理你。
现在我家儿子刚三岁多一点,说不懂话是不懂话,但也不是完全的不懂话。我认为在他的教育问题上,就是要有一说一。一是一,二是二。让他吃饭,跟他说一次,他要是不吃,就别怪自己挨饿。因为这是他的选择,他得为他的选择负责。我不会天天逼迫他干这干那。
当然,我这样的想法有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我是把他当做了一个平等的个体,可是他还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
小时候的吓唬和训斥,终有失效的一天。与其这样,不如慢慢地培养他按时吃饭的习惯。让他明白不按时吃饭就真有可能会饿肚子,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让他从心里认识到吃饭的重要性。
父母的逼迫和威胁都是来自外在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并不能长期有效,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时刻发现和发掘孩子内在的动机,然后引导他养成好的习惯。
不过,我知道我的想法只是一个想法,实际操作起来确实不容易。因为我经常不在家,这种事儿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我老婆有她自己的想法,她的出发点也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只是在方式方法上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我生气了,老婆哭了,孩子一看大人都生气了,他也害怕了。小家伙乖乖地把饭吃了,他是没事儿了,可是大人呢?
儿子跑到我的屋里,嘴里喊着“爸爸、爸爸。”我知道他是在讨好我,害怕我生气。我赶紧把他叫到身边,让他去哄哄他妈妈,让他向他妈妈赔礼道歉。儿子很开心的跑开了,我知道他去他妈妈了。过了一会儿,我们也就都没事儿了。
估计以后类似这样的情况还会出现,及时沟通特别重要。
夫妻之间应该相互体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