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主动改变,却老是止步不前,就必须找出阻碍我们改变的原因。
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崇尚智力,逃离情绪的困扰和情感的复杂多变。为什么?我想是因为智力容易标准化,人们总是喜欢稳定不变的答案,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并应对一切。
人们面对困难的东西总是避免思索,以免发现自己的无知。大多数人会以“应该做什么”的观念来指导他的日常行为,尽管能让他们产生了一些自律,但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情绪与喜好。在这种将自己的行为通过观念产生反应的过程中,人们回避了感受当下的状态,回避了判断自己的喜恶。
做“对”的事一直是外界所要求的方式,也是稳定我们安全感的方法。但我们可能在从事自己不兴趣的事情上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甚至压抑了大量的情绪而产生痛苦或逆反。那如果我顺其自然,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
我们常说“忘情地做某事”,或许就是摆脱了头脑中的陈旧规则,兴之所致地做事。你由衷地、发自内心地不为任何缘由想做一件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想行动,这才是人们改变自己的最大障碍。
无论是讨论、用一种思想体系替换另一种,还是将自己骂得狗血淋头,都比哪怕有一个微小的改变容易得多。很多人愿意花许多时间来完善自己脑中的观念体系,却不愿意在生活中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
究其原因,因为行动需要消耗大量的心力,并且行动的结果对于自身的价值体系通常有一个评价作用,甚至是挑战。比如你短期内拼命的行动,却发现没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懒惰和逃避,本就是人的两大天性。只要情况还没糟到令人崩溃、再也无法苟且,我们总习惯选择较轻松愉快的方式维持自己的生活。
懒惰,是不愿去思考。逃避,则害怕改变。因此,我们最容易保留原先想法,其次是相信权威,最难是自我觉知,艰难地付诸于真正的行动。
当我们放下观念的束缚,使用全部的专注,投入全身的精力,洞察内心的感受,然后自己就会知道怎样是全然的行动了。
带着欣喜,改变成了自发的行动,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具创意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