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六·一四】
葑亭给谏之次子王凤书,年十七,孔翔之弟也。《无题》云:“倚舟春思正徘徊,恰值仙郎觌面来。待要郎看还似怯,半窗斜掩半窗开。”《北渡》云;“北过黄河不见山,谁知此地有峰峦?抬头绝似人离久,分外搴帘要细看。”又,“村僻犬惊车辙响,地高鸟近屋簷飞。”句亦佳。
葑亭给谏,即王友亮,(1742--1797),字景南,号东田,又号葑亭,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曾官给事中,故称“给谏”。
王凤书,不详。(资料缺)
王麟生,字孔翔,号香圃,婺源人。贡生。有《补梅书屋诗草》。
觌面,音dí miàn,释义:看见;迎面;见面;当面。宋·陆游《前诗感慨颇深,犹吾前日之言也,明日读而悔之,乃复作此,然亦未能超然物外也》诗:“世人欲觅何由得,觌面相逢唤不应。”
搴,音qiān,本义拔取。《广韵》:搴,取也。《史记·刘敬叔孙通传》:斩将搴旗之士。通“褰”,撩起的意思。卢照邻《释疾文》:搴裳访古。搴裳(犹褰裳。提起衣裳);搴帷(撩起帷幕),搴帘(撩起帘子)。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