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象记(二)

作者: 古歌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23-05-04 07:11 被阅读0次

              梁实秋纪念馆

我们工地在吾悦广场,对面就是梁实秋纪念馆。为了等他们下班,我便去梁实秋纪念馆看看,顺便打发时间。

梁实秋纪念馆就是梁实秋在重庆时期的旧居,是与朋友社会学家吴景超夫妇合买下的小院,并以吴夫人龚业雅之名取名“雅舍”,在马路边上,地势比马路高出一层楼,这就是山城重庆的特点,走上几级台阶,小院门口上方挂着匾牌,写着“梁实秋纪念馆”,门口两边还有一幅木板上刻的对联“鬓发催人警岁月,文章小技挟风雷”。进了小院木门,往里又是十几级台阶,台阶中有一个漫画式的梁实秋先生手捧一本书的塑像,走上台阶,雅舍就在眼前,有几位女性坐在那里聊天,有一位说,参观在那里登记一下,我看见旁边有个柜台,上面有本子和笔,照着前面登记过的样子写上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然后就可以参观了,雅舍成倒着的n形,两边房子突出,房前有梁实秋先生坐着的雕像,梁先生戴一幅眼镜,右手搭着一件外套,安详地坐着,仿佛走了很远的路,走热了,脱下外套坐在路边石头上休息。

房子前写着“雅舍”,从左边门进去,屋里墙上都是照片,从梁实秋青年中年到晚年。引用简介中的文字——“”梁实秋出生于北平,受古朴家风熏陶,童蒙时期,天资聪慧,酷爱读书,才华出众。考入清华学校,更是头角展露,成为清华才子,开始彰显出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天赋。清华学校毕业后,远涉重洋留学美国,在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深造获益匪浅。学成归国跻身教育,先后任教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以学者风范育人教书,深受学生欢迎喜爱,终其一生从事教育。主编刊物发表作品,发轫翻译莎士比亚剧作,步入文坛声名鹊起书写一段青春华彩。”1949年后移居台湾,创作了以雅舍系列的大量散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一生留下两千多万字的著作,翻译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是散文家、教育家、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中国文学泰斗之一。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1987年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相关文章

  • 重庆印象(二)

    重庆游玩第二天。 吸取昨天的教训,今天我们早早吃了早饭准备打车到磁器口趁游人还少的时候好好观赏一下...

  • 重庆印象(二)

    解放碑距离洪崖洞只有五百米路程,所以我从洪崖洞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之后,看天色尚早,就顺便去了解放碑。 ...

  • 重庆印象(二)

    昨晚说的走不动了,清晨伴着朝天门码头干劲十足的轰鸣声,又是满血复活了。 再难的路,也还是要走。 特别是山城的步道。...

  • 印象 重庆(二)

    洪崖洞 体验过长江索道,我们又换乘轻轨来到下榻酒店附近的洪崖洞。 按建筑设计领域流行的说法,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

  • 重庆印象(二)

    雾都之名非虚,早晨七点起来吃早餐时,天还蒙蒙的,出酒店时才发现是微雨,没雨时就有雾,何况阴雨霏霏 ,昨晚狂吃...

  • 重庆朝天门印象记

    重庆朝天门印象 作者:诗小雅 朝天门位于重庆东北嘉陵江,长江交汇处。这里是两江枢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 重庆印象

    重庆被称为山城,到处都是环山公路,这几天都是天气阴沉着,让我想起“山色空濛雨亦奇”那句古话,使我不由联想起这座美丽...

  • 重庆印象

    重重叠叠叠重重, 山抱双江交相融, 岸下飞彩流灯火, 云间车水跑马龙。

  • 重庆印象

    周五晚七点多,到达重庆江北机场。与重庆读博的同事汇合,正式开启两天的休闲之旅。 印像一 南山一棵树 大都会的...

  • 重庆印象

    想去一个城市是因为想见一个人,如果刚好那个城市也是心里想去的,那真是完美。 火车每天都载着人们在希望和失望里来来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庆印象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c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