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批评的感受
——看到微博某段话有感
微博原文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很棒的一句话,听取别人的意见无论尖锐还是温和,把耳朵堵住的人只会在路上不停地迷失。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似乎不是批评太少,而是“批评”太多。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当然就是进步的必要,但是愚蠢or恶意的声音在我看来配不上“尖锐的批评”。
关于“批评”一词的定义,百度百科解释的挺详细:
批评,评论、评判。批评有两种含义:
一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指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梳理(试探性评判与论证式评判)进行如,文艺批评;
二基于狭义的生活习语,是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如,批评他对顾客的傲慢态度。
批评不是指责、不是抱怨、不是批判,反之亦然。批评不是贬义色彩的词语。
——转自百度百科
在微博的这段话中,“批评”所指的意思应是两者都包括了。
——————
首先是第一种,基于美学意义的解释。拿最近看到的一些事情举个例子。有个很火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演唱结束后会有一些同行的歌手或是乐评人进行点评。
在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普通人在听的时候只有两种感觉:好听or“唱的什么玩意”。如果此时想深入了解一下,作为没有受到专业训练的人来说似乎比较困难,也无法解释这两种感觉怎么来的。这时候就需要批评家,也就是乐评人,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尽量通俗易懂的解释给大众。
在这个节目中,就出现了了一些很尖锐的批评:“我觉得你的音色、唱功、flow、歌词都很一般”。当时这个说法引起了那位歌手的反感,直接就回怼:“请你告诉我什么是好的flow,什么是好的歌词”,乐评人回道“对不起我不会”。
看到这一幕真的好尴尬...脚趾抠出三室一厅。批评本身是很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是运用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一个梳理,那就应该说出专业的建议或是提出一些作品的具体不足,而不是只表达了我喜欢or我不喜欢,那和普罗大众又有什么区别,“乐评人”这个称呼就有些配不上了。
我在进一步了解了一些成为批评家的条件之后,私以为最重要的应是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量等等。上面提到那位乐评人也许是好心的,但欠缺的表达能力导致批评并没有很好的传达出来,造成一个很尴尬的局面,甚至显得有些愚蠢。
关于“批评”鲁迅先生也有过一些观点: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
我的理解是出现的作品非常多,但是读者/听众无法分辨好坏,所以需要批评家给出意见来帮助读者/听众。大众渴望批评家那里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大家可以高效率的去欣赏自己喜欢的/优秀的作品。
但如果这个批评不够专业or处于批评家的私心,那真是大可不必说出来。
——————
第二种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这个在日常生活就很常见了,父母老师的教育中有很多的批评教育,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分辨和学习这些批评教育长大的。
拿身边的朋友举个例子,前几天高中班主任组织了聚会,饭桌上不免就要提到结婚的问题,一位高学历女同学说自己不太想结婚,觉得没什么意义。老师就这个事情说了好久,批评+劝说(说实话我的观点和老师是类似的:不结婚老了以后怎么办。这也是一种比较主流的传统观念。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许她就是嘴瓢两下,倒也不好评价什么)
当然这是老师在他的角度上,对学生的想法或者做法提出意见,多多少少都有借鉴意义,我们也需要这种批评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
反例就是网络上的评论,其中有很多看起来像是“批评”的话,为什么打引号,是因为这些“批评”夹杂很多个人情感,不少充满恶意和私心,和批评的本意相差甚远。
“网暴”这个词最近听得很多,排除被“网暴”人的个人原因,其实很多“批评”这个人的话都是网友出于发泄自己情绪的目的说出来的(每次我看见都想问他们一句,是不是最近过得不顺心,女朋友又分手了?),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和可以借鉴的地方,感觉就像是扔垃圾一样——这些人把自己的情绪垃圾任意扔到被“网暴”人身上,完全不顾他人感受。这种“批评”真的是只求越少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