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交罗致到放空自己。
接纳一词,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光武 深接纳之。”,说的是岑彭投降刘秀,光武帝对他充分信任。而岑彭也为光武帝的后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接纳在古时即为简单的结交罗致,大抵在相互利用的层面。
现代汉语的演绎,“接纳”一词的意义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百度“接纳”一词,看到闫刚《关系场理论》对接纳的定义为:“所谓接纳是我允许你以客体的身份,以你那独特的结构存在于我的内在。”接纳便在关系的互动中进入比较深的层面。在“我”里允许了“他”的存在。
最近一段时间,收到这样那样的意见,心底时常会升起这样那样的情绪。“我是这样的,我不是这样的”,这些情绪起来的时候,也会有些觉察,不过都只是觉察到了情绪本身,对于情绪的更深层次没有什么反应。今天突然感觉到在意识的更深层面是“接纳”问题。当然,这个接纳不是古人的结交罗致的概念,也不知是闫先生的关系中的解读,允许“客体”在“我”中的存在。而是从心底反应出来的对于深层自我的接受。
任何外来的意见,无论是什么,通常在我们心底都会基于自己的主观,给予一个“对”或“错“的判断,我们经常纠缠在这个对错的二元中无法自拔。当我们在这个二元中,便失去了”接纳“的可能性,于是在主观认为”对“的时候,喜悦的情绪溢于言表,你无法再探触到内心底层的因素。而在主观认为”错“的时候,直接升起的是对抗的信念,然后冲突随之而生。所以深层的接纳,是能够面对任何外在的意见,完全中立和客观的”接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范仲淹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也由此而生。
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大意是说:村里的一位姑娘未婚生子,家人审问,姑娘说是旁边寺院的一位和尚干的。于是家人对和尚百般责难,还把孩子扔给了和尚。和尚没有辩驳,只是认真的把孩子收下,细心的抚养。很多年过去了,姑娘回来,向家人忏悔,说明事情,大家才知道和尚是被冤枉的,于是去和大师道歉,看到健康成长的孩子,众人唏嘘。而和尚只是道了声“阿弥陀佛!“。真正的修行,我想便是如这位大师般,无论什么样的际遇,不辩不驳,聚焦在需要去做的事情上。而事情该不该做,该怎么做,完全由自己的心出发。起心动念的那一刻,是”无我“的存在。
所以,真正的接纳是放空自己。当没有了自己,世界便在眼中无限延展了。没有内与外,没有我与他,只有一体的存在。每个外境也都是一个成长的投影,此身,来到世间,也便是借由这些外境历事练心,了悟世间因果。夙世轮回,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都与彼身相关,所以便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无所谓我,无所谓他了。
当然,这是一个逐阶递进的旅程,就当一个旅程中低头拾级而上的旅者,每抬一步,问心:“何处落脚?“,且行且问且悟,循环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