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的课程里面,听到关于上帝视角的概念,说的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如果一个企业注定要被趋势所淘汰,最好的办法是放手,让它去死。而不是浪费企业宝贵的资源,进行不必要的挣扎,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放手。与其最后浪费资源后的放手,不如在最开始就直接放手。
但是,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够如此洒脱,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某个事物无法挽留,出于情感的考虑,我们还是无法割舍,最后尽人事,听天命,心安而已。财务管理领域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如果一个已经投入的资本无法在未来产生收益,那么无论这个资本有多大,也没有必要再留恋,这就叫做沉没成本。
管理经济学里面有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就是说我们任何一笔投资都要考虑它的机会成本,比如说我们投资100万在甲项目上,收益是10万,可能有些人说这个项目值得投,但是如果将同样的100万投资在乙项目上,收益是20万,那投资在甲项目上的机会成本是20万,而实际收益却只有10万,意思就是说甲项目是不划算的,乙项目才是划算的。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沉没成本就是应该直接放弃的。
小时候,看《动物世界》,感觉自然世界真是太血腥,太残酷,肉食动物猎杀草食动物,鲜活的生命瞬间就变成了一顿食物。估计每个人看了这血腥的场面都会对肉食动物产生仇恨之心,而对肉食动物生出无限的怜悯之情,年幼的我曾经拷问上天,为什么对这样的血腥残暴场面无动于衷,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坚定了无神论的世界观。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的上帝的话,那肯定不会任由这样的悲剧发生。长大后,这样的场面看多了,血腥残暴的事件看多了,人也就麻木了,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觉得一切就是那么回事,看不惯又怎么样,反正也不能改变什么。
当我在《道德经》里读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时,深以为然,天地从来就不把万物放在眼里,任其生长、任其灭亡;圣人亦是如此,从不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其实,在天地、圣人那里,无所谓仁义,无所谓怜悯,一切顺其自然即可,对个体的怜悯却可能是对另一个体的不仁义,比如说禁止肉食动物猎杀草食动物,对草食动物的怜悯就是对肉食动物的残忍,你不忍心肉食动物捕杀草食动物, 难道你就忍心肉食动物活活饿死吗?难道肉食动物就不是一条条生命吗?既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大自然的法则,那么我们就作壁上观即可,无论我们偏向哪一方,都是对另一方的残忍。所以,从上帝视角来看,自然在这样看似残酷的生存机制中不断地进化,弱者被淘汰,强者生存下来,强者的基因不断地在基因库中被强化下来,以适应不断的竞争环境。表面上看来,上帝是冷酷无情的,他对弱者不抱同情心,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冷酷无情的视角下,自然界不断进化。
现在创业界正不断引入上帝视角,以生物学的管理理念来治理企业,联系我国企业界实际,不少的国企是僵尸企业,地方政府出于GDP的政绩考虑,不让这些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这些垂死挣扎的企业提供宝贵的资金,美其名曰为国家资产负责,为企业职工负责,但是,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却贷款难,难贷款,难道这不是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残忍吗?难道不是扼杀了企业的生机吗?难道不是更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吗?
正如歌词所唱的那样: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有时候,黑白并非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上帝视角,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