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82b6835ef431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17:48 被阅读0次

    《  开  会 》

         "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

          [1]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帝尧的时代,洪水滔天。尧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举治水的人。尧和"四岳",也就是四个部族领袖的高层会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峰会"了。

         [2]文明初期的另一次著名的会议,即《国语·鲁语下》:"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

           说的是部族联盟领袖大禹,召集各部族首领,在会稽之山举行会议,防风氏迟到,竟然被大禹处死。

           唐代诗人卢纶的《皇帝感词》:"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就反映了朝会隆重庄严的气氛。

         [3]现代社会,仍然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解决问题,所谓文山"会海"。

         九十年代初,我在大石桥某国企任副厂长。

           一天早晨,厂长召开干部会议,研究重大生产事项,厂长在会上点名批评了下面一位分厂的厂长,因为批评来的突然而严厉,那位同志暴跳如雷,反应强烈,在几十人的会议室里,不仅顶撞了厂长,还破口大骂,让厂长颜面扫地,场面近乎失控。

           会议气氛陡变,大家惊愕中,厂长宣布:厂领导班子成员留下,其余人员散会。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听到的只是喝水声、呼吸声。大家表情严肃、沉默、麻木⋯

       "我提议,免去·武池铭·的职务!企业这么艰难,若不处理,今后这队伍还怎么带?"厂长在等大家表态。

           大家还是喝水、吸烟、沉默⋯⋯"怎么?各位说话呀⋯"

           说到开会,有人就会想到做报告、发资料、甚至还发奖品;还有的会议,研究提拨干部、分配奖金、增加工资、派发福利,等等。

           但是,有的会议,那就是战场,气氛冰冷,火药味十足。

           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情况,谁也不愿首先发言表态,因为无法预测会议的变数。

           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权衡利弊,兼顾长远,不一定就是耍滑头。班子成员都沉默不语,一定有其复杂的原因和顾虑。

           我也在权衡、判断:如果赞同免职,如何才能让被免职的同志,心服口服,至少不激化矛盾,不能给我自己培养个敌人;

           就事件本身的性质而言,免职是正确的,是事件当场大部分中层干部的人心所向;

           领导班子里我最年轻,是处于上升趋势中的少壮派,如果不优先表态,如何树立权威?倘若将来接任厂长的是我,又该如何?

           我决定带头表态,不和稀泥,旗帜鲜明。

       "我说说吧!池铭同志,工作一贯不错,但功是功,过是过。辱骂厂长,这个头不能开,无论这个厂长谁来当,都不会允许开这个先例,这是一条底线,现在是,将来也是。所以,我赞成厂长的免职提议"

           有人开了头炮,后面的同志,陆续表态。

           会议通过了厂长的提议。会后,我第一时间,给池铭同志打了电话,毫无保留的将我的态度告诉了他,我们谈的比较顺利,没有产生怨恨和矛盾,体现了真诚、负责、担当、无惧。当然,这里有我当时的实力和勇气,还有我和当事人的情感积淀。⋯ ⋯

           A· 行走于江湖上

    请神,你须要面子,

    送神,你要有实力。

           B ·当你的权威受到挑战时,说明你的权力根基,已发生动摇;而这种动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C· 除非自毁前程,否则,不会有谁会有胆量,去挑战老大的权威和尊严。即然敢于挑战,说明挑战者:要么胸有成竹,要么无欲则刚。

    D·庄家要掌控全局,审时度势。在时局陷入困境,景气指数下跌时,要守住元气,没有足够把握,不要轻易出牌。

    E·属下敬畏的,只是你的位子和权力,以及你的背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德高望重,看重自己的所谓凝聚力和魅力。一旦位子愰动,就只剩下了:"无足轻重和苍白无力!"

    人走茶凉,五千年依旧。若说变化,那就是:人未走,茶已凉!

    (本色·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hb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