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想到啥就写啥。这样能看出来,我对吃穿住行不太感兴趣,能说得过去就行,生活用品重要是好用。不要住得离市区太远,贵不贵的无所谓。
我感兴趣的都是脑子和胆量。也就是勇气。这是咱们最缺的东西,昨天写了一篇“谦谦君子”,还被小乌龟抓走了。似乎它不喜欢“勇敢”。
“谦谦君子”主要是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对我客气,你的规矩讲道理,我就谦谦君子,我就遵守。如果你不客气,规矩都是胡扯的,都过时了,都是可着自己方便,那就“去你的”。
“勇气”是康德最稀罕的品德,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你要有勇气使用自己的脑子,不是村长说好就好了。当然也不是非要跟他对着干。
有了勇气之后,脑子才慢慢的长出来,但是还会想错,大部分人都想错了,为啥呢?因为思考是个技术活儿,费心费力费粮食,不符合动物世界“得过且过”的原则。
只有不满足于自己是一只动物的人,才愿意自讨苦吃。等自讨苦吃的人多了,该地区的文明就进一步,管理开始以人为本,而不是拍脑袋,这些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我闲下来的时候就琢磨这些,琢磨通了,就放在抽屉里,春上村树说,他的小说都是从抽屉里拿出来的,他有个大柜子,全是装着故事的抽屉,写小说就是把它们组装起来。
很酷。
昨天,我想给儿子写封信,提前告诉他钱是怎么回事,钱不是在大太阳下面,撅着屁股挖出来的,更和勤劳善良无关。可惜,题目太大了,越扯越远,到现在还没写出来,只好放回抽屉里了。
这些年来,阿德勒是我最钟意的心理学家,在我眼中,他比荣格和弗洛伊德都好,他说“你要分清问题是谁的”。你如果是只羊,就别操心气候变暖,草场退化了,也别操心围栏咋不重新刷一遍绿漆呢?牧羊犬是不是该找个女朋友了?你一个羊肉串,想那些,不是闲得淡疼吗?
在写了一千多篇东西后,还真产生了几篇我喜欢的,文章似乎有内在的逻辑,思路顺畅的时候,就会出其不意的流淌出来,不过我已经把它们忘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025268/cb056a8d8f8e0c12.jpg)
上图是昨天路过的一个书店,靠窗有块阅读区,上海即便是千般不好,房价高吃饭贵,可是街头巷尾这些安静淡薄的书店,仍然让我深深着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