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里没有图了,随手拍了目力所及的一角,这是我广州的家。
我喜欢这个木质的家具,和从宜家淘来的复古风的闹钟。
不过它的声音太大,好处是,一定可以叫醒你,坏处是,有点破坏晨起的愉快感。
但我热爱这种日常小物。
除此以外,包括是卷纸巾,沙发,窗帘,书柜,等等,我都很喜欢。
最近看十三邀,随着镜头看到了张艺谋导演曾经生活的旧楼,那种年代感的东西让人透过屏幕都能闻到属于那个遥远时空传来的气味,那种感觉让人踏实,安心。
2.
相反,漂亮的写字楼,豪华的商场,总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惧。因为那种华丽有些空洞,它没有时间足够的沉淀,过眼即忘,尽管它们很漂亮,但你去一个城市游玩,离开之后,你想念的绝对不会是某个豪华商场,相反可能是某个古巷,某个在当下的时刻,觉得习以为常的东西。
那些曾经让你惊叹的东西,反而未必会成为日后的念想。
所以我会说,我热爱的,均是日常。是这些东西,让你离不开,放不下。
3.
拖鞋在陈旧的地板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铁门被打开,关上的那一种带有提示意味的噪音,都是生活的节奏。
它们告诉你,你在走路,你在离开,你在回家,你到了,你还没有。
难以想象一个无声的世界会是怎样。
我喜欢光,又害怕太刺目的光,太热烈地承受不起,好像会把人看穿了。
不敢笑的太猖狂,怕轻浮,怕不够深刻。
很多人看许知远做的节目觉得尴尬,我反而极其喜欢这种对话之间的尴尬,那是真正的尴尬。也是真正的对话。
在我小一点的时候,我也常常会感觉到我和别人的那种尴尬,我明显感觉到我的思想和别人格格不入,我想的太多太多,而他们完全没有,这让人非常苦恼。
甚至是极度的痛苦。后来不知道怎么了,我好像消化了这种尴尬。我不再去试图开启可能会尴尬的对话,我巧妙的去了解对方想要听到的,看到的,和他们可以理解的,而只去说不让他们感到尴尬的话,我在这种空间里被隐藏了,我没有了尴尬,也几乎没有了自我。
比如有一次对话是这样的,对方跟我说了积极心理学里面的几个概念,我习惯性地皱着眉头听,并在努力想等会我要怎么接,对方说完后,对我说,我看你听得很吃力,可能听不太懂吧?带着一丝优越。
我感到很尴尬,只能说,还好,表示说,这些概念对我来说没什么,似乎也是想对她那种莫名的优越感的还击,但我又不想说破,那就不仅是尴尬,可能是某种裂痕,然后你就发现再一次陷入了无聊,和某种没有被充分表达带来的不满。
对方没有真正理解我,了解我,而我也似乎放弃了这些,我并不想继续交谈那个话题,关于心理学也好,人性也好。
大学时候的我喜欢争辩,讨论,问老师,问同学,但我发现没有结果。
问书本,也没有人跟你产生对话,久了,你会觉得和当下的现实生活反而有一种隔阂,读书真的会让人有一种尴尬,从图书馆出来,你是觉得自己多了点什么,但也多了一些尴尬。如果我这样的小小的读书爱好者都会如此,更何况许知远。
读书人与这个世界的尴尬,不过是被节目放大了,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一个能够自处且和世界融合的天衣无缝的读书人是某种了不起,是世俗的,一定也是跟家庭跟天赋和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如果像许知远这种明显对学术问题本身更在意的人来说,尴尬是宿命,好在嘉宾能够理解,好在他自己可以接受。
4.
从生活的日常扯到了这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喜欢这种写作方式,好像在和你对话,沟通,这个状态值得保持,因为轻松,也不至于轻浮,很不错^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