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已经过了一半,不知不觉中听到很多专家的讲座课堂,从育人思想到教师师德,从教案设计到语言表达,从字词发音到论文写作,从观摩听课到数字化教学,从核心素养到智慧课堂,从这里到那里,从早上到晚上,时间叠加着时间,疲惫交织着疲惫,只盼着培训早点结束,赶紧回家,内心深处从来都没有过的想逃离的想法。
本次培训也是诸多的不如意,比如培训团队里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即使是在宾馆里住在一起的学员,也根本不是一路人,民族不同,性格不同,好在他宽厚老实,人畜无害,也算是诸多不如意中的一种安慰吧。
陕西师范大学,这么大的高等学校,作为西部培育教师的摇篮学校,居然没有一个标准的qing zhen 餐厅,令人寒心彻骨,这到底是小人作梗,视而不见,还是有更加深刻的原因,真是令人觉得倍感辛酸。
宾馆条件差,其实我对这一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我不贪恋物质,我这次来培训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求精神成长,但是宾馆里的灯光还是太昏暗,连个趴在桌子上写作的地方都没有,这真是降低了培训的层次,令人不悦。
培训已经过去一半,确实也看到学到了很多,可是让我一一的列举,我却说不出个一二,可能这就是年龄增长的代价吧,因为很多当时新鲜的感受,不一会儿就烟消云散,可能这是在提醒我,让我用更加奋进的姿态去践行笔耕不辍的初心。
同时这样的培训也让我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们临夏州的骨干教师其实就是一群井底之蛙,如今却让我们爬山井沿来看了看,真是苦了欲望,饱了眼福,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可以说外面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可是我们的家乡教育确实那样那样的落后。
尤其是今天去了西安藤信学校,给人一种奇耻大辱之感,藤信的老师,藤信的学生,藤信的办学条件,藤信的教育资源那是我们学生的十倍百倍千倍啊,记得在十五年前刚上班的那会,第一次听说控辍保学这个词,可是十五年之后的东乡教育,仍然是在控辍保学的泥潭里挣扎,老师们都被满身的污泥弄得烂臭不堪,像是伏尔加河上的潜伏一般,及即使是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是咬紧牙关,拖着淤泥里的老船艰难的前行着。
别人是穿巴峡,越巫峡,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却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苦不堪言却又无能为力。藤信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里面的小学生一学年的收费是一万六,其他的不知道,看学生的上课表现我都快高兴的差点从桌子上跳起来,可是那不是我的学生,只能是眼巴巴的看着,看着。
其实真正推动教育发展的是教育的理念和雄厚的资本,师德我们不差,我们差的是优质的人文环境所孕育出来的优质的学生,每次看到别人的高楼大厦都寒碜自己的窑洞,今天,其实就是乡巴佬进城,刘姥姥进大观园,眼前看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无法形容自己从内而外的那种悲苦,我也无法做到心平气和的安稳心里的那种痛苦的情绪。
数字化课堂为人文课堂服务,人手一个ipad,那么年轻的教师,就能那样的设计课堂,就能那样完美的落实语文课程素养,可是我们却只能呆在角落里,抱着自己受伤的躯体,不断的舔舐伤口来获得力量,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对这一点坚信不疑,因为十多年的山区教学,已经让我们愚昧落后到这个地步了,已经让我们的这张脸变得如此悲苦,如此绝望。
教育天地良心,生活负重前行。
如果人家们在云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