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观课议课的思想进入课堂时候,整个人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敢有丝毫的走神。每次听课本上都记录的满满当当的。因为心里谨记“人因思而变”,整节课都在观现象,炼问题,思考假如我来教,有课堂的发现,也有对课堂的想象。
1.本节课是核心知识是微粒的性质,为了证明微粒存在,原则扫描隧道显微镜,从宏观角度看到了微粒的存在。
2.为了证明微粒的小,用一组数据,提炼出: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和融合。
3.通过资料卡片提前介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
4.在课堂中老师设计了四个主要实验,多数时间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代表进行演示实验,这种现象提炼出在实验课堂中,老师的角色是什么?是讲授者,还是引导者,或者是师生共建者。
5.氨水和酚酞在同一个大烧杯中,呈现红色时,老师请同学画出气体的运动轨迹;在课程的最后,布置的作业是,从微观角度,利用分子模型,画出一杯水的几个水分子。这样的设计让我想到课前,课中,课后的作业设计。
和老师们一起做了一次观课议课,第一次做目的就是形成了研究意识,但今天比我预期的要很多,提炼出五个问题,聚焦到一个问题,研究到最后,发现推倒了最初的研究问题。意识已经形成,别着急,只要有意识,改变会慢慢的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