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喜欢用雨描述自己悲苦的心情,比如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再比如白居易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好像雨就是悲苦的精灵,人们一遇到绵绵细雨就把百年愁苦全部集结在滴滴的雨里。
曾经我也这么想。
读高中的时候,也许是荷尔蒙的作用吧,我恋上了一个大才子,就是老在年级考第一的那个,可惜啊,“我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于是,我就每日愁苦不堪,看雨伤雨,看月伤月。
那时,我自认为特别喜欢雨,因为雨代表眼泪啊,眼泪代表思念啊,尤其是绵绵细雨那更代表思念绵绵不绝啊。现在想想,那时应该是讨厌雨才对,因为那时看见雨就高兴不起来,就想着悲呀、愁啊什么的。
那时我们平时住在学校,因为离家远,回家、上学都是骑自行车。记得那几年老天总爱下雨,且下起来没完没了。
也许是整日里关在学校太憋屈了,每到回家的日子,管它老天爷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大帮同学,呼啦一声,踩着、或坐着自行车如出笼的小鸟般,冲出学校的大铁门,顿时马路上黑压压一片,犹如千军万马呼啸而过。那时的我是不太合群的,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落在最后,一个人晃晃悠悠的踩在单车在旷野上游荡。遇到落雨的日子,看四下无人,总是要放开喉咙哼哼唧唧那么几曲才作罢。其实那时我几乎连一首完整的歌都不会唱。
此后多年,每逢雨天,我总是在心里暗示自己:下雨了,我该不高兴了,我该干点啥,比如思念一下那个曾经在雨中蹬着单车的他?再比如高考那年,磅礴大雨,我们站在屋檐下,他看着雨中的丁香、我偷窥着他的场景?我还就这么干了。所以这么多年,在下雨的日子里,我是不快乐的。
今天早晨,微雨。我走出单元门,玉珠一滴两滴地落在我的脸上,两旁的柳树抽着鹅黄的新芽,天空中露出一星点的蓝,顿觉心里敞亮起来了。我没撑开手中的伞,缓缓地沿着林间的石板走着,看雨滴一点一点地洇湿地面。我想,雨不过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人们应该顺其自然的接纳它、欣赏它,而不是将自己的爱恨情仇倾注在其中,以致于一看见雨就想到”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