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二期
作者:徐晋如
除了李梦阳所揭橥的技法,中晚唐诗人在写登览诗时,还有另一种技法,就是特别地把颔联写成流水联,这样全篇就流动起来。
我们看以下三首,都无一例外地在颔联用上了流水对:
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
五仙骑五羊。 何代降兹乡。
涧有尧时韭,山余禹日粮。
楼台笼海色,草树发天香。
浩笑烟波里,浮溟兴甚长。
僧处默《胜果寺》
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古木藂青霭,遥天浸白波。
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
张祜《金山寺》
一 宿金山寺,微茫水国分 。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
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
因悲在城市,终日醉醺醺。
不过,唐人对技巧 、法度不是很看重,更多地是重视格调 、气 象 。
格调 、气象,都很难用白话文作出一个明晰的解释 。
但不妨举例说明。 比如宋之问的《登越台》:
江上越王台。 升高望几回。
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常起,山晴雨半来。
冬花扫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 。
归 心不可度,白发重相催。
抒发迁客望归之情,却还是写得那 样 从 容不迫,写情雍容和雅,写景疏淡有致,就是一首有格调的作品 。
至于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 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江接,荆 门 九 派 通 。
江 流 天 地 外,山 色 有 无 中 。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公。
颔联都是气象闳丽的名句 。
然而,格调 、气象这类美学范畴的概念,实在太过玄虚,苟非胸罗万卷,涵养多年,是很难臻此境的,所以初学者只管从上举基本技法入 手多练,久后自有进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