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览诗的作法②

登览诗的作法②

作者: 疏雨圆荷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20:43 被阅读0次

《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二期

作者:徐晋如

我们且来看看陈子昂的一首《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中二联俱是赋笔,因“其意不二”,所 以颔联写得阔大,颈联写得工细 。  

这样写景,就不会让人觉得呆板 。  

而且从句法上说,三四句的节奏是巴国 ——山川——尽,荆门——烟雾——开,五六句则是城—分—苍野外, 树—断— 白云隈,这样也有变 化 。  

但 这 首 诗 的 感 怀 语 只 收 在 结 二 句, 从整首诗的比例 来 说,并不是特别妥当 。   明人胡应麟就认为,这 样 的 “于首二句言景对起,止结二句言情,虽丰硕,往往失之繁杂”。

胡氏所讲的“繁杂”,是指前面 写 景 过 多,有 些 啰 嗦 。  这 种 写 法,初唐人较常用。  这是因为当时律诗刚成型,还未脱五言短古的习气。  后来盛唐诸公尤其是杜甫发展了写作的技巧,情景间出,甚至情景混融, 才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 。

如果我们读一些东晋以降的古诗,就会发现这种结二句言 情 的 手段,更适合古体,不适合近体 。

比如谢惠连的《泛湖归出楼中玩月》一首:

日 落泛澄瀛,星 罗 游 轻 桡 。  

憩 榭 面曲 汜,临 流 对 回 潮 。  

辍策共骈筵,并坐相招要。  

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亭亭映江月,浏浏出谷飙。  

斐斐气幂岫,泫泫露盈条。  

近瞩袪幽蕴,远视荡喧嚣。

晤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

从起句直下,一直到“近瞩袪幽蕴,远 视 荡 喧 嚣”,都 可 以 看 成 是 写 景,只 有“晤 言 不 知 罢,从 夕 至 清 朝”,写 出 一 点 对 景 物 的 眷 恋 不 舍 之 情 。  

这样的写法,用在 古 诗 中,拙 稚 可 爱,用 在 近 体 里,就 觉 得 太 空 太泛了 。

相关文章

  • 瀛奎律髓92·卷33山岩类,与登览类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

    前言 《瀛奎律髓》第33卷为山岩类,方回介绍: 登览诗,专取登高能赋之义,山岩则不但登览大岳、崇岭,小丘,幽洞、崖...

  • 默耕诗话·登览有寄

    游山玩水,古今相近。诗人登览,因景生情,借诗寄怀,家国亲情,溢于言表,殊为难得。唐人杜甫曾登岳阳楼,写下一首五律《...

  • 身心疗愈—费登奎斯工作坊分享

    关于费登奎斯工作法 走进费登奎斯工作坊,先听听sk老师关于费登奎斯工作法的分享。费登奎斯原是一名武术家、物理学家,...

  • 丘处机《春日登览》

    《春日登览》 (金)丘处机 时出碧云堂,回旋望八荒。 云收千里净,风散百花香。 欲海愁思远,春山兴味长。 榰筇登眺...

  • 黔灵山登览

    放眼层峦雾霭间,峰头古寺远人寰。 无边翠色接天地,秀出黔南第一山。

  • 七绝二首•戊戌秋吟之十四

    又登马耳山 (一) 虽是残秋冷未严,登高踏矮众峰尖。恰逢眼界无尘日,览景思诗乐意添。 (二) 登临马耳远眸瞻,城邑...

  • 七律·忆旧游

    几处池塘遍染秋,重阳登览作旧游。 余荫细雨折杨柳,顷覆红花落中沟。 青鸟悲鸣天际远,壮诗空念匹夫休。 忽然已过三十...

  • 五律    退休不休

    五律 退休不休 (平水韵 四支) 六十休言老,斜阳正当时。 朝吟韩愈赋,夜读醉仙诗。 摄影登峰览,徒歌益肺司。 ...

  • 11月10日

    今年最后一次正而八经的专业学习,学的是“费登奎斯工作法“动中觉知”!有点意思! 百度上关于“费登奎斯工作法”的介绍...

  • 人这一辈子,总要为自己活一次

    《禅诗》 唐朝僧人 元览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曾把这首诗题在竹子上, 后来,这句诗慢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览诗的作法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lf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