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好孩子?大家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就是乖乖的,听话、顺从,不给父母添麻烦。随着这个思路,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养手段呢?—那就是让孩子听话,表现合乎成年人的期待啦!所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用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孩子的行为,将亲子关系变成了交易:表现合意,父母就大加褒奖与鼓励;表现不合意,父母则以方式收回爱并施以惩处,还打着“爱”的名义。在对孩子施行“行为后果法”时,有些立马见效,有些则以惨败收场。
2.每个孩子都具备独一无二的人格,都会给父母带来无尽的挑战,尤其挑战我们的耐心。你想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你是想让孩子学会做正确的决定,还是遵循安排?
3.流行的育儿方式强调原则和纪律,但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孩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4.表扬与批评都是对孩子的一种控制,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不亚于批评。有条件的爱很短视,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就范,受我们的控制,但这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目光长远,着眼于长期效应,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的成长为自信、独立,有责任心的人。
5.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说来也简单,那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应该得到的礼物。是否无条件,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孩子说了算。无论我们的意图如何,最关键的在于孩子是否能够从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当中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6.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的给予爱。
7.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看不见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恐惧。行为主义心理学还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还是止,是热情还是冷漠,都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情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行为。比如强迫道歉。
8.认为孩子犯了错误如果不惩罚就会得寸进尺,这是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
9.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是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10.很多人在寻求教育方法时,以“有效”作为标准。什么叫“有效”?我们必须要在孩子行为的暂时改变与其对孩子造成长期深远的负面影响之间作衡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