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对现象进行描述形成文本,例如,这个现象有什么特征?(认知识别)
很多文艺作品就对应这一层,他们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经验,形成了特定的符号文本。
例如艺术家梵高,小说家卡夫卡,音乐家贝多芬等。
2. 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形成理论,例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特征?(理解判断)
如今我们的教育系统中大多数学科都对应这一层。
例如文学,哲学,美学,文艺学,哲学,数学等。
3. 最后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应用,例如,如果才能利用这些理论进行接下来的实践?(使用取效)
这一层大多数是应用层次,是将理论怎么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中进行改进创新。
例如大公司中的实验室,研究院中的工作等。
最后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这3个步骤都是人对这个自然世界进行意义化的过程:石器时代的人需要认知并命名石头,理解判断其硬度和光泽,然后加工转换成武器工具。也就是说当人类首次认知到了石头,如黑曜石这个东西很坚硬和光泽的特征,然后他们就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形成理论,然后就能做成刀斧(硬度),或者做成祭祀仪式用的辟邪宝石(光泽),这也是人的意识的最基本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