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云笔记上班这点事儿工具癖
善用云笔记,提高知识管理效率

善用云笔记,提高知识管理效率

作者: 不开心的林糟糕 | 来源:发表于2017-06-01 10:53 被阅读186次
    图:Ken Tomita

    大概去年九月左右开始频繁使用云笔记系统,通过大半年的学习和使用也有了自已的笔记流,今天就总结下自已笔记使用的一些技巧和体会,这算是我发布的关于笔记系统总结的第一版,后期将不定期进行更新。

    本文适合那些在使用笔记系统但没有形成自已的笔记流的用户,如果你日常的学习对于笔记积累较少或者只是在个人技能方向的,看个人需求是否需要继续阅读,工具只是一个渠道,重要是学习的方法。

    本文大概从以下几点谈笔记方法

    • 云笔记的好处
    • 构建笔记体系(目录体系)
    • 笔记的收集
    • 笔记的整理
    • 复习、输出、践行

    云笔记的好处

    从我个人而言,云笔记的使用,是作为** 「 第二大脑和知识学习库 」 **来定位的,作为电脑重度使用用户,需要一个系统来整合文件和各种碎片信息。人脑的记忆能力是有缺陷的,结合计算机存储可以解决长期记忆的短板,而我是围绕电脑展开自已各种学习的。

    云笔记简要优点目前个人简要总结如下

    • 采集功能强大,解决跨平台内容收集问题,可以从PC和移动端各种APP收集内容
    • 文件自动同步云端不易丢失
    • 结合云笔记做 「 稍后阅读 」可转化碎片阅读的习惯,使知识体系化
    • 有效的管理体系,标签、多级目录
      ...

    现在市面常用的笔记软件有:

    有道云
    印象笔记
    为知笔记

    评价各有优劣,详细功能使用不作介绍。


    构建笔记体系(目录体系)

    在构建自已的笔记体系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自我的一个认识和具体定位

    • 想成为行业专家?
    • 想在特定某个方面精进?比如:写作

    这个时代很容易就信息过载,如果不明确自已的定位就很容易沉没在信息垃圾里,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确定定位和个人的方向比较重要。

    构建自已的笔记系统方法我认为分两种:
    正向的方法是 「 确定笔记的目录体系后然后收集固定内容 」
    逆向的方法是 「 收集了内容后再从中归类总结进行分级 」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对目前自已的定位和已收集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再构建笔记的体系

    目录级别一般不要太多,一旦分级大于四个层级基本打开率就很低了。
    目录的命名就像是给高楼里的房间编号一样,是为了方便快速查找,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形成知识树
    我个人的命名方式:
    一级目录(楼层)命名 :「字母-类别 」
    比如:

    A-图书馆
    B-写作
    C-资料库
    D-个人信息
    E-技能学习

    类别每个人有自已的习惯,适用符合自已的认知方式就可以了

    我的一级目录类别

    二级目录(房间)命名:「字母+两位数字-类别 」
    比如:

    A01-待读
    A02-书单
    A03-心理
    ...

    三级目录(房间内分区)命名:「字母+二级序号.自然排序-类别 」
    比如:

    A03.1-亲密关系
    A03.2-社会心理学
    A03.3-心智
    ...

    第四级一般我就只有类别名,一般也很少到第四级。


    目录体系

    目录命名符合自已的认知习惯就好,采用字母和数字结合的原因是为了笔记数据本地文件在硬盘的排序有序和查找方便,因为我用的为知笔记在笔记管理界面是可以自定义排序的,在本地硬盘难免就会顺序混乱。

    注意,一般需要在留一两个文件夹用做缓冲和中转站,毕竟有些笔记是没法分类那么清楚的。

    笔记的收集

    电脑上的各种文件无论是PPT、Excel、Word、PDF,大多都可以导入笔记软件进行管理,主要的一些其它笔记来源就是各种移动端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或者是自已新建笔记,各大笔记软件应该都可以很方便地采集,采集一般不成问题,重要的是

    「 你有没有一个过滤的标准? 」

    在笔记收集前,心中应该先要有一个「 过滤器 」
    个人应该明确自已关注的方向,确定定位,收集的内容尽量少而精。
    在刚开始用笔记系统的那段时间,我基本什么内容都往里面塞,但学习和整理速度完全没有跟上,所以导致东西整个系统乱到爆炸,之后花了一两天才调整完。

    其实也就是收集前先三思,一看标题就直接采集最后可能会导致各种信息繁杂,建议在移动端先做略读,然后再将文章采集到笔记进行整理和吸收。

    所以在收集前端就是「 做好自已的定位和过滤器 」,看哪些公众号或者只收集哪些内容,不是什么都看什么都采集。


    笔记的整理

    一般从移动端或者网页采集内容后内容一般会在笔记系统的默认文件夹,也就是一般的「 缓存空间 」

    建议有个整理周期,以天、周、月都可以看自已的笔记量,我一般整理都比较机动随性。

    整理分为三个步骤

    01.删减、提炼
    02.拆分
    03.合并

    01.删减、提炼

    删减主要是删减文章里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做一个大大的减法

    对你没有助益的个人经历
    无法让你怦然心动的内容
    没有信息含量的配图和修饰性的文字

    一般说理性文章都有主要观点和论据,提炼这些主要内容,多余的 “ 肥肉 ” 就去掉吧。

    然后将原来的标题,用关键字替代,用来提炼主要信息。
    最后会打上笔记标签入库,各种云笔记应该都有标签系统

    笔记标签

    02.拆分

    拆分这一步骤,主要是最近为了写作整理素材库进行的,主要就是将文章肢解,分为例子、经典句子、类比、概念、方法、认知、等,将不同内容导入 Excel 表格进行分类存放,相当于尸体陈列吧。

    素材积累好之后就可以形成自已的写作素材库了,因为才开始,所以还有没有素材库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分享。这样积少成多也会有不少主题可以写,主要也是根据自已关注的内容来整理库。

    03.合并

    合并,主要是同类笔记内容的合并,比如这篇笔记是我在整理自已手头一些关于笔记流的文章和自已心得整理成思维导图后再写的文章,整理成思维导图后内容体系也会更清楚点。

    其实拆分也属于合并的一种,合并更多是自已消化好几篇相似文章然后形成自已的东西的一个步骤,用自已的语言再书写过对于内容的理解又会更不一样点。

    这样相当于做了一个小幅度的主题阅读,让不同作者讨论了同样的内容然后自已又说出了自已的理解。

    复习、输出、践行

    我们大多人都有一种知识焦虑,每天收集很多内容却很少会看,定期地阅读已收集笔记是一个让笔记从电脑介质到你脑海中的一个好方式。
    复习时,你可以 [ 按目录来 ] ,一个个层级的目录看下去,也可以 [ 按笔记的标签 ] 来做一个同类主题的阅读。

    而复习后你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进行知识的输出,输出渠道大概列举以下几种:

    • 写作成文章,发表出来
    • 与人讨论,从而获得新知
    • 在知乎上进行回答,作为自我营销的一个途径
    • 集结成书
    • 写博客
    • 其它

    通过以上渠道一个是从基本知识内容输出引发讨论,从而获得一个知识反馈的过程,如果幸运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重要的是引发自已的思考,不断提升思考能力。

    此外,有些知识本身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实践,用来用的,通过用这些知识我们又可以有一个现实的反馈,对自已来说也是一个知识迭代的过程。

    有时候知识输出获得回馈的过程可能很慢,不要太着急,但总是没有得到回馈你就要思考下是不是你表达方式的问题。

    最后,关于纸质笔记的笔记流我还没有形成,日后如果有形成相应的方法,会再写成帖子分享。

    【本贴不定期更新迭代】


    更多文章
    效率|电脑桌面和文件系统使用小指南
    刻意练习——你成为领域内专家的途径
    常被盗号?设置密码不如试试这个方法。
    经验 | 善用浏览器、提高效率 , 构建你的 浏览器 OS
    你已经足够好了,请相信自己。

    原创文章,转载请简信联系,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用云笔记,提高知识管理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mj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