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早起的第四天,我现在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跟群里面老师来读国学经典的书。
接下来的50分钟用来提升自己技能的书,最近也一直在研究写拆书稿。
读书,写拆书搞懵懵懂懂状态到现在大概掌握,我知道还需要时间来积累,需要练习来熟练。
从漫无目的的阅读到现在有目的的阅读与写作,跨出了第一步。
阅读也是一项技能,拆书稿也是一项技能,技能的训练方式流程差不多。
刚开始是把阅读拆分了几个步骤,逐一攻破,最后融会贯通,目标就是能快速读懂一本书。
做好了读书笔记,然后是做思维导图厘清逻辑。
这几天还没有完全掌握做好思维导图,今天早上也是本来是想趁着头脑清醒的时候,把一本书的要点做一个思维导图。
事与愿违,最后把一本书的内容都放了上去,看了结构混乱的思维导图,感觉一下子更乱了,找不到书里重点了。
因为因为这个事情,发现了自己阅读的一个问题,在做好的笔记里,要找到书里重要的内容,再做思维导图。
从早上到现在心里面就一直想到底要怎么去做,先找到书中的三个重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读书写作方法都懂,现在发现都要靠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近期看书先把重点中的重点部分整理出来,再写拆书稿,
学习方面先给自己一个方向了。
真正体会到,这个社会的人任何事情方法都懂,但是实践并坚持的人少之又少。因为方法那时别人的,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工作方面也要给自己安排好,每天上班先把每天重要的事情做好。
1.回访重点意向客户
2.回访近期有开店计划的客户
3.回访前两天没有联系上的客户
4.每天做好100个回访量
给自己定目标定规则,然后一一实现。也是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这几天看了《你的灯还亮吗?》这本书,是告诉我们怎么解决问题,里面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
你的灯还亮吗?听过西方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故事书的是,以前还没有感光器的时候,当开车过隧道的时候,开了大灯,出了隧道之后很多人会忘记关灯,导致骑车电池耗尽。
然后他们提出来一个解决方案是: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亮着,那就把车灯关上;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关着,那就把车灯打开;
如果是白天,而且车灯是关着,那就让它关着;
如果是晚上,而且车灯是开着,那就让它亮着。”
看到这里,我们都会感觉绕晕了,直接告诉过了隧道,把灯关着不就行了吗?我们很多人最多就是写一张纸条提醒自己。
很多人是用心里记忆,比如你要去超市买很多东西,路上你一直提醒自己买什么,很多时候你都会忘记自己要买什么,最后都会忘记。
但是外国人认为,人性都是自私,懒惰的,所以一切事情都要先规定好规则,不需要耗费意识的。
像我们很多人,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怎样怎样的人,但是没有明文规定,都是靠意志去做,很多事情我们会忘记,都要靠意志力,有的人意志力差,就没办法完成了。
做什么事情先定好规则,然后再去实行,慢慢去做就会习惯了。
要做什么事情,先给自己定一目标,一个规则,然后去完成,最后不断去完善,去追求完美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