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11-05 15:55 被阅读0次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孔子当年感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后人认为,这是孔子的自省之语,老人家追求的诗意生活是默默地以有涯之生命探求无涯之知识,学习上保持不满足的孜孜以求状态,教诲他人上保持有教无类的不知疲倦状态。有人认为“何有于我哉”是他老人家在反思自己究竟做到了哪些?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老人家对天下人的内心独白——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这是一位老人,领悟到自己天之木铎使命之后的通透与纯粹。

战国时的天下,各种学术思想纷纷扰扰,儒学衰微,杨朱、墨翟学说充斥天下。孟子坚信自己是孔子学说的承继者,坚持以弘扬孔子学问为己任。老人家甚至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人生快事。孔子醉心“诲人不倦”是要履行天之木铎的使命,替天留真理在人间。孟子同样醉心于“诲人不倦”,要履行“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使孔门学问盛传于千秋万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孟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将自己的言行完全袒露给自己的弟子,对所有人都没有任何隐瞒,凡是行过“束脩”礼的,一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都尽心尽力地予以教诲。

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自然也没有什么遮遮掩掩。孔子所谓周游列国,后人形容为“皇皇如丧家之犬”。孟子以寻找以德行仁的诸侯王,帮助天下“定于一”为己任,所游说、结交尽是诸侯,周游列国时,坦然接受诸侯资助,车队浩浩荡荡,衣食住行上虽说不上奢华,却已经与孔子当年的困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弟子之中,对此有看法者比比皆是。但孟子坦荡荡,我行我素。只是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一旦觉察投靠的诸侯王没有可能“定于一”,便决然离去。

这种情况下的孟子,当然不能像孔子那样,把“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作自己全部的精神追求,但其中的“诲人不倦”一定是不能少的,圣学怎么能后继无人呢?

俗话说“文如其人”,那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会不受他本身的性格影响呢?

后世人讲“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法的解放程度上,能真正洒脱过孟子的能有几人呢?

老先生讲,教法有那么多,“我”不屑于教诲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教诲。

笔者有个朋友,读高中时,因为数学基础太差,但勤学好问。结果遇到一位很善于说尖刻话的老师,朋友当时去向这位老师请教时,老师一多半的注意力都放在对他智商的攻击上了。朋友一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浇灭,发誓从此再也不上这位老师的课。所幸那位朋友不但好面子,也好里子,同时发誓要成为班里数学成绩最好的。

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朋友当然原谅了他的老师,甚至还有几分感谢那位老师的意味。

谁能想到,造物弄人,那位说话尖刻的老师,居然做了一会孟子——“我”所不屑于教诲的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诲。

相关文章

  •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孔子当年感慨:“默而...

  • 《孟子》感言集之2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孟子》感言集之2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发现孟子在批驳告子关于人性...

  • 《孟子》感言集之64:食色性也是本能非本性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孟子与告子相互之间进行激烈的仁内义外”之辨,其中告子先声夺人,认为“食...

  • 重读《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

  • 孟子十二告子下

    12·1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①:“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

  • 《孟子•告子章句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

  • 《孟子·告子上》03:导引

    《孟子·告子上》03:导引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白羽之白也...

  • 论"不动心"

    读阳明子诲弟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别为何也?动心,动欲心也。告子之不动心,知定而强抑耳;孟子之不动心,无...

  • 传习录第二十四

    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著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 又曰:“心之...

  • 《孟子·告子下》33:亚圣的择“偶”标准

    《孟子·告子下》33:亚圣的择“偶”标准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告子下》36:无心之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mp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