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苍之殇

作者: 宋键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06:02 被阅读0次

    柏苍老师生命的最后三年多是在镇上敬老院度过的。在风气尚未开化的老家农村,但凡有个一儿半女,就是死在家里无人送终,也绝不会去敬老院的。

    弥留之际,他怀里还死死抱着装有一大堆资料的文件袋和一个厚厚的账本。他到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一生勤勉、刻苦钻研、坚守理想,为何竟落个如此穷困潦倒、凄惨离世的下场。

    文件袋里的资料是他耗尽毕生精力搞发明创造弄出来的四项专利,一项是椭圆规,一项是多功能教具,还有两项也没几个人能弄明白。

    厚厚的账本是他自己一笔一笔写下的。清一色的某年某月某日借某某钱若干,生产队三十八户人家是一家不落,多的十几笔,少的三四笔。除了钱以外,更多的是食物。某某大米四升,某某鸡蛋六个,某某猪油半斤,诸如此类的鸡毛账。

    父辈中,柏苍老师是生产队里唯一的高中生,这主要得益于他三代赤贫的祖先。解放前夕九爷咽气,留给九娘和柏苍老师的唯一遗产,是一间风雨侵蚀中摇摇欲坠的牛栏。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九娘做梦也没想到一贫如洗竟让他们翻了身。土改中,阶级成分划为贫雇农,一切都亮起绿灯,分田,分地,还分了两间地主屋和一些家具、农具。柏苍属于根正苗红的贫农子女,加上天资不错,十分好学,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他一口气读完,不少成分不好的连个高小都没让读完。

    读了书的人自然不一样,集体劳动时柏苍就被安排为大队的记分员,负责各生产队的工分登记。多年登记工分,工作没出过纰漏,特别是大队干部家属的工分也从未出错。尽管大队干部有些不大乐意,可群众评价相当之高,也只好继续将就。

    后来,大队成立村小,干部们安排他和另外两位读过初中的社员作了学校的民办教师。他进一步赢得了所有村民的敬重,不到三年,大队所有的人见了他都恭恭敬敬地叫他柏苍老师。

    因为博学与敬业,柏苍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很快崭露头角。他喜欢钻研,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所教的科目颇受学生们的欢迎。尤为难得的是,他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从来不嫌贫爱富,也从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而态度有所区别。

    从教十年,他已是远近闻名的优秀老师,我们这一辈的几乎都被他教过。这期间,公社的表彰,教育局的嘉奖,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三中全会后,科教兴国、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柏苍老师胸前佩着大红花,在县委大礼堂作了一次全县教育系统的数学示范课教学。当他用两枚图钉和一段麻绳,在松木黑板上画出两个十分规则且一模一样的椭圆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主席台上主管教育的县领导异常激动,拉着柏苍老师的手说,小伙子,很好,你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发明个椭圆规出来,并当场拍板决定,由县教育局拿出四百元钱对爱好钻研、善于创造的柏苍老师进行奖励。那时,已经转为正式教师的他工资还不到四十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潜心钻研,致力发明创造事业。

    一念既起,拼心尽力。柏苍老师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念头给自己的命运带来了重大的转折。牢记县领导鼓励的他回到家后,一头钻进书堆,对椭圆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反复核算。经过半年多的实验改进,柏苍老师终于完成了椭圆规的设计。县领导当即下令教具厂进行了批量生产,作为新式教具普发全县中小学,不久还替他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将柏苍老师立足教学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先进事迹上报省教育厅。

    人怕出名猪怕壮。柏苍老师的先进事迹成为了大队所有人的骄傲。远近媒婆纷纷闻风而动,踏破门槛,九娘异常开心。可供选择的对象确实很多,不少姑娘还是柏苍老师的学生。那几年的正月,九娘都会悄悄地蓄养一头猪,做好接新媳妇的准备。可一心想在发明创造道路长驱直入的柏苍老师,用霍去病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一婉拒了所有媒人的好意,前前后后好多年。

    对发明创造的专注自然影响柏苍老师的教学。刚开始,校长还有意识地减少柏苍老师的课时,以保证他科研活动的开展。可后来,其他老师越来越不满意这种毫无原则的迁就和照顾。心性极高的柏苍老师明显感觉到同事的嫉妒和不满。为了使自己心无旁骛地进行研发,他决定辞职不当老师了,专门在家搞发明创造。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却越来越不堪。教师辞了,没有固定的可支配收入。原有的积蓄和椭圆规专利转让费,支撑着柏苍老师从事一段时间的科研后,也最终告罄。虽然期间柏苍老师又申请了三项国家专利。由于他的发明专利市场价值并不高,束之高阁多年后只得低价转让给江浙一带的小老板。

    长期不事劳作生产,日用开支毕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何况还要进行科研活动。中间有好些年,柏苍老师依赖在县科委当主席的学生,每年都在科协支取些经费。

    再后来,柏苍老师不得不靠四方举债来维持他的科研和生计。起初生产队各家各户都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纷纷借钱给他继续搞发明创造,但到后来慢慢发现,这是一场回报无望的马拉松,积极性自然逐渐下降了。

    尽管生活日趋艰难,柏苍老师仍是坚持不懈,初心不改。那些年,他是大队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所有的人无不称道他的勤奋与执着,但又担忧他捉襟见肘的日常生活。

    各家虽不再借钱支持他的发明创造了,但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却是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不少人都是趁黑把这些吃食悄悄放在他家门口,免得他又要掏出本子来记账。

    改革开放的大潮改善了每家每户的生活,除了柏苍老师。他依然住在土改时分到的那两间地主屋里,日夜沉浸于他的发明创造事业中,全然不顾周边的变化。

    长期伏案工作,加上过多熬夜耗尽了心血,五十九岁的柏苍老师最后中风瘫痪。考虑到他实在无人管顾,曾是他学生的镇领导力排众议,把他送进了镇上的敬老院养老。若按政策,柏苍老师必须在年满六十之后才能作为五保户进敬老院的。

    柏苍老师的一生,是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一生,是坚持不懈、勤劳辛苦的一生。然而造化弄人,命运之神并没有给他安排皆大欢喜的结局。孑然一身的他死时一无所有,也了无牵挂。从念起到念灭已然一生。

    很小的时候,柏苍老师就教育过我,做任何事一定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知行合一的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献给了自己心许的发明创造事业。

    对柏苍老师死时的困窘,我并不难过。或贫或富,不过是人一时的世相,历史上多少富可敌国的人物都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生而为人,辛苦一世,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幸与不幸,最后都会在风雨飘摇中独自走进坟墓。然而,他的悲怆一生动摇了我一个笃信多年的理念。

    一直以来,柏苍老师的勤奋与执着,始终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起初,我也坚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然而,在社会上四处碰壁的我,慢慢发现,仅仅拥有敢于挑战的心,和死磕到底的精神,而缺乏对自我认知调节的能力,所有的执着到最后也可能只是一场枉然。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事与愿违,总是归因于努力不够,或是方法不对。其实,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会不会是自己的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愿与事违呢。如果是这样,不放下错误的执念,哪会有解脱的开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柏苍之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mq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