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朋”:朋友的意思
“愠”:怨恨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人生的3个阶段,第一个是青年时代,无论是什么知识都用心去学,不管以后有没有用,会不会被社会采纳。
这是虚心学习、有长远眼光和眼界。人很容易目光短浅,唯利是图。觉得现在学的东西不能立刻转化为金钱,无法改善现在的生活,就会产生“读书无用论”。很多没有读到大学的青少年辞职去打工,认为读书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不仅如此,现在学习被贴上了“为父母开心而学”、“痛苦”的标签,大多数都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只是简单地去追求分数的高。
就是看不到学习是真正为谁学。
甚至不知道现在这个阶段,自己作为学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学习,没有什么比学习更加重要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人生的第2个阶段,中年阶段,此时孔子的很多学生都是衣锦还乡,在仕途上有所成。而自己还是个老师。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定位,自己适合当老师,不适合去当官,当老师肯定是好老师,当官就不一定是个好官了。
这是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定位,有的人一年365天,有300天是在全世界到处跑适合做旅游博主,游玩之余,还能获得物质金钱上的收入;有的人说干就干,抗打击能力强,适合去创业,收益风险并存;有的人稳稳定定适合去教书,把学识传授给其他人,为社会传输人才。其临渊羡鱼不如临渊结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并持续耕耘才能收到甜美的果实。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孔子的第3个人生阶段。老年阶段,自己不像学生那样被朝廷征用,意见无法得到采纳,其实心里很生气,但是安慰自己说,如果不生气,不就是个君子吗?
正是明白自己的局限在哪里,才能坦然接受人生中的不足。
读书时心无旁骛,认真读书。工作时,对待工作热忱,百分之百投入。该结婚结婚,该生孩子生孩子,顺应自然规律。每个阶段都做正确事情才不会有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