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民俗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作者: 余英溪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20:33 被阅读39次

一、母亲进屋  必高声对外婆说:妈,我回来了!

我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日子很少。不是和母亲在一起,就是和父亲在一起,或者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小时候我常说自己有三个家

父母虽在同一个县里工作,却东西两地,长期分居。逢年过节,我们姐妹和父母,才会在外婆家相聚。

母亲在水乡的狮山村教师。狮山村只有一座低矮的狮山,却河浜纵横。学校由观音庙改成,我与母亲同住在学校,以校为家。

校门口有一条河,河边是我家的菜园。篱笆间插了很多槿树,低垂的枝条儿,马上触到河面了,小鱼儿一跃,就能叼走木槿花。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每逢周五放学,我和母亲徙步去镇上外婆家,母亲去镇完小开会,我在外婆家度周末。

一路上,穿过棋盘似的田野,空旷辽远。劳作的农民如一颗颗棋子,摆在棋盘上,移动着。

我总是兴奋地跳着、跑着,走在母亲的前面。

太阳西斜,没有高楼的小镇,在晚霞里荡漾。

走过几处茅屋和一片竹林。远远看到,我家的白房子,绿色的窗格子,仿佛是外婆的眼。

母亲进屋,必是高声说:妈,我回来了!

外婆开始做饭,锅碗瓢盆叮当响,灶头间烟火生香


二、玩累的孩子,高喊着:妈,我回来了

暑假,母亲带着姐姐和我,去对河口陪伴父亲。

父亲在我两岁时,下放在对河口。那里只有一条河,是余英溪的源头。

连绵起伏的天目山余脉,围抱着这个小山村。

父亲在碾米厂当会计,碾米厂是一幢大房子。父亲办公、住宿都在大房子里面。

每当听到隆隆的碾米声,就知道到家了!这个充满稻米浓香的大房子,是夏日里最欢乐的家!

雷雨到来前,一群群黄蜻蜓飞来飞去,飞得低低的。

我和姐姐高扬着竹稍枝,在马路上,追逐着蜻蜓,笑声随着雷雨前的卷风,卷落在山间⋯

玩累了,姐俩赶回家,擦着汗水,齐声高喊:妈,我们回来了!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三、母亲在小房子, 等待着我那一声:妈,我来了

文革开始了,母亲被隔离到镇完小,不准许回家。

辍学在家的我,与外公外婆住在白房子里。

站在二楼的窗口,眼睛穿过竹林,就能看到缓缓流淌的余英溪。

生活虽然落迫,但窗前流过一条河的意境,仍然很美。

我想念不能回家的母亲,每到晚上,悄悄溜进学校大门,沿着一排矮冬青,朝母亲的小屋,一路小跑。

轻轻敲着木门:妈,我来了!

母亲打开一条门缝,我挤了进去。

她把食堂分配的好菜,青椒嵌肉,留给我吃。

母亲一个月的伙食费,包月6元,午餐有正荤,晚餐只有小炒,她一定是中午只暍了菜汤,把那个青椒嵌肉,留给我吃。

我从小爱吃肉,母亲总是戏言:这么爱吃肉,以后嫁给杀猪的。

到如今,想起母亲的味道,就会想起青椒嵌肉的味道。

四、母亲总是对我说:明天你一定要再来呀!

每月我徏步去对河口父亲处,拿5元钱的生活费。

那时,姐姐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公社食堂搭伙。

每次到父亲那里,总有红烧肉吃。父亲还说:阿红真有口福,今天食堂有红烧肉卖!

其实红烧肉是食堂的家常菜,天天有,父亲却不说为我而买,父爱不露声色,他让我相信,自己命好。

以后的岁月,每遇挫折,我都无所畏惧。父亲暗示的好命,让我一路披荆斩棘!

回镇上时,父亲必会写一张纸条,让我瞅机会,带给母亲。一是报平安,另外就是鼓励母亲,要有信心挺过难关!

母亲看完纸条,总是意味深长地摸摸我的头,说:阿红,你明天要再来哦!

如今我才明白,那时候,我是母亲唯一可以见到的亲人,在她眼里,我就是她心中的家。

五、母亲不会驱逐;回家的倦鸟

母亲退休后,终于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了。父亲在对河口这个弹丸之地,几经搬迁,在晚年买下了100多平米的房子。父母迎来了人生平安祥和的晚年生活!

那里成了我漂泊在外,常常想回的家。

毕业后,我分配在县城工作,离家远了,交通不便,三十公里路,要在武康转一次车。

1985年秋天,我和老公悄悄领了结婚证。因为双方父母,都不同意我们这场恋爱。

母亲心里,准女婿的标签是:年长我几岁、大学生,党员,国家干部。

我老公一项都没有,年龄又比我小,且自动辞职,当了个体户,我俩处于工作、生活、创业,最艰难时期。

年关将近,大雪封山,我决定先斩后奏,把老公带回家去见父母。

车到武康,去对何口的班车停了。幸好有预见,已把自行车托运在大客车顶上。

天空扬扬洒洒地飘着小雪,积雪很厚,路上没有车,没有行人,人们都躲在屋里烤火。

白雪覆盖群山,偶尔有觅食的山鸡腾空飞起,忐忑不安的我,更是吓得紧紧挽着老公的胳膊;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给天寒地冻的大地,描上了一笔家的温暖。

路很滑,他推着车,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前行。车龙头上的礼品盒,晃来晃去。

老公问:你爸妈不让我进门,把东西扔出来。怎么办?

我安慰道:不会的,我了解他们!如果真那样,那我就跟你一起回!

决绝的爱情,如此不近情理,如今回想,愧对父母!

到家了,母亲正好在门口,我怯怯地说了声:妈,我回来了!

母亲没有热情的样子,只说了声:快进屋吧!

父母懂得,大雪茫茫,天地浑沌,我是那只心意已决,飞回巢里的倦鸟,他们不会忍心再驱逐她!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六、每次回家,我总大声说:妈,我回来了

我生女儿时,母亲急匆匆赶到医院。

老公和母亲守在产房外,因为难产,医生出去问我老公:保大还是保小?

母亲当时就急哭了,母亲是个坚强乐观的人,经历很多苦难磨难,她都不哭!

出院后,父母把我接回家。

父亲每日去菜场,为我买补身子的鸡鸭鱼肉;母亲细心伺候我做月子,每日早餐甜甜的鸡蛋面端到床前。

这是我此生,和父亲母亲呆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日子,总共100天。

以后的岁月,我常带着女儿回家。

女儿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假期。

每到门口我总高声说:妈,我回来了!

女儿也会稚声稚气地跟着喊:娘娘,我回来了!


七、回家的声音,代代传承

如今我当上外婆,我的责任是为远在荷兰的女儿一家,在中国筑一个温馨的家。

三岁的小外孙女和我视频,如果我正好在家里,她总问:这是我的家吗?

我说:是呀,是你的家!

她便会高声喊:耶!我要回来了!(她搞不清,“回来”和“回去”)

女儿携全家归国,在机场迎接她们,我们母女相拥,女儿说:妈,我回来了!

这一刻,让我热血相融,亲情泛滥!

我早早把床铺好,把被子晒透,让她们闻着太阳的香气入睡。

梦里都是家的味道!

八、当我化为精灵飞向父母,还是说:妈,我回来了

2010年,父亲去世,享年90岁。

2014年,母亲去世,享年91岁。

每当我经过老屋,看到藤蔓在露台上缱绻,多年未修,破旧不堪,心里失落、惆怅!

今年终于把老屋翻新!父母回来时,一定是欣慰微笑!

我相信有天堂,父母在那里,依然不辞辛苦,为儿女筑巢!

等到我老去的那一刻,一定会象轻盈的精灵,飞向父母,再一次说:妈,我回来了!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相关文章

  • 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一、母亲进屋 必高声对外婆说:妈,我回来了! 我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日子很少。不是和母亲在一起,就是和父亲在一起,或者...

  • 那年除夕

    那一年除夕,我和姐姐还很小。 除夕那一天,我们隔壁幺妈家,以及别人家都飘来了饺子的香味。 幺妈家...

  • 回妈家

    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收拾妥当后,就出发了。因为今天我要回娘家!回娘家是每个嫁出去的女儿最开心的事情!自从出嫁之后,...

  • 回妈家

    孩他爹吃完午饭后说,要带孩子们去外婆家耍,说家里太热了,去外婆家那里凉快凉快。 虽然是周末,我们却通知要上班,一提...

  • 看母亲

    每周回一趟家喊一声妈,妈应一声女贞树上就飘落一片黄叶湖边青草就又长深一揸一阵风来了又走了一湖水皱了又平了天上的云白...

  • 家 作词:白传英 那一年离开家 总以为还能见到妈 一别几十年 再也没有回过家 那一天离开妈 总以为还能回...

  • 那一声妈

    那一声妈 文/盈子 一些时光被埋在岸边 任湍急的河流冲刷 清洗 遗忘 但总有些东西 会越洗越亮 回忆 刺痛着心房 ...

  • 那一声妈

    今天从医院回来的路上,我沿着老钱清水虾这条路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男士叫妈的声音,急切切地,不免驻足循声望去,...

  • 8

    回到家,一开灯,沙发上坐着一个人。“妈…回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吓我一跳。” “我回我自己家,还用跟你报备啊!我故意...

  • 嫁没家之(孤魂)

    女子冲昏头后便成了婚,昏后便成了妈,那一声声妈便喊去了妈的青春,从此当牛做马奉献一生,自己的家成了偶尔的心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就是那一声:妈,我回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p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