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老子的帮助》(41-44)

读《老子的帮助》(41-44)

作者: 小尘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5-21 07:09 被阅读0次

在浩瀚的古籍中,老子的《道德经》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著称,其中蕴含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处世之道,不仅对于古代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但阅读起来有难度。王蒙的《老子的帮助》思想差不多,但容易读多了。

今天我阅读第四十一章至第四十四章,就“无有入无间”与“知止不殆”两个观点聊一聊给我的启发。

“无有入无间”这一哲学观念,在我看来,是对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深刻洞察。在看似空无之中,实则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在细微的缝隙里,也可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这一观念在解释抽象概念时尤为有用。数学中充满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这些概念,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通过运用“无有入无间”的哲学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具体的角度出发,逐步深入到抽象概念的内部,感受其内在的逻辑和美感。

例如,在解释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时,教师可以先从直观的、具体的例子入手,如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斜率等,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极限的本质,即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一值时,函数值的变化趋势。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极限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

“知止不殆”则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和目标设定原则。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这一观念对于教学和个人生活中的目标设定与满足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过高的目标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山大,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过低的目标则可能让学生感到无聊和乏味。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适度的挑战中不断进步。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知止不殆”。在追求事业成功、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永无止境的追逐中,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关注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的成长。

相关文章

  • 望星空

    读老子,望星空,星空格外灿烂; 望星空,读老子,老子分外庄严! 这天,老子将青牛放在涡水边畅饮,...

  • 《忽说八道》十七

    天南海北读《老子》 1 读《老子》难,读懂《老子》更难。原因有几: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

  • 探寻“上善若水”

    读《老子的帮助》一书,探寻“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己于道。 ...

  • 我读《离骚》诗句41-44

    《离骚》是屈原代表作,是震古铄今之浪漫主义诗篇。全篇373句,2490字,结构宏伟,井然有序。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

  • 读老子——老子无解

    第七十章(修身) 【原 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

  • 读《老子》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儒家与道家最大的异点:儒家崇理...

  • 读《老子》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

  • 读《老子》

    在《老子》一书中提及两个概念,一个是“婴儿”,一个是“圣人”。 “道”是世间万物的初始,世间万物都要符合道;婴儿是...

  • 简书贝换书系列||文化哲理类(一)

    ①老子绎读 售价(限惠):518贝 《老子绎读》的作者是任继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论语》和《老子》(《道德经》)...

  • 《老子真经》是人类最高智慧,超越宗教、科学,远非《道德经》可比

    我们用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发现了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老子真经》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一起认识《老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老子的帮助》(41-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pg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