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随说“清明”

【随笔】随说“清明”

作者: YangSiR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4-03 01:25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文 /YangSiR说事-2024.04.04.  周四,杭州,小雨】


今天是4月4日,农历“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这天气,倒是很应景。

在咱们老家那个大山深处,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是两个特别重大的节日。因为这是一年中约定俗成的祭祖、扫墓的日子。而按乡间几百年来的规矩,祭祖或扫墓,须得在这两个节气之前的一个礼拜完工,那是最为恰当的。如果过了这两个时间节点再去做这个事情,则往往会遭人诟病。

而之所以说其是“重大节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在外工作的本村子弟,特别是那些有出息、或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乡贤、绅士啥的,都须得尽可能回家办事”。先不说这样的“规定”有没有合理性,但从我太爷爷的太爷爷……辈开始,便一直是这么流传下来的。在我看来,“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每逢这样的祭祖、扫墓时节,正常情况下都是由我出面操作。一方面是因为两位弟弟,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平时的工作确实比较忙,这是实情。相比较而言,我稍微自由一些。毕竟再怎么说,我每周的双休肯定是不会少的。另一个方面,则是由我的“地位”决定了我必须得这么做,谁让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呢?在老家那几乎闭塞的大山深处,“长子长孙”可是自带光芒的存在,跟封建社会时的“嫡长子”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今年三月中旬时,远在老家的老妈就给我打电话,询问我啥时候方便回家一趟。电话里,老太太虽然没有明言,但言下之意是很希望她的大孙女也能一同回去。女儿现在在区一医院实习,休息时间是不固定的,要根据医院的轮班安排。好在女儿机灵,跟她的带教老师一商量,直接安排她31日休息,而这一天正好是周末,与我的休息时间同步,正好可以回老家一趟。

然后便是安排落实鞭炮、鲜花一类的物件。鲜花倒还比较容易弄到,但鞭炮比较难搞。虽然现在对于“燃放烟花爆竹”一事,已经局部放开,但像现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要去弄一箱类似于“震天雷”一般的高能鞭炮,还真的比较麻烦。好在老妈提到,说是老家的古镇老街拐弯处,那个秃顶修鞋摊旁边的一家杂货店里有这种震天雷,只是价格可能略贵一点。——贵一点就贵一点吧!我记不得是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凡人名言:现在这个世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想想还真是这么一个道理。

3月30日晚间,刚用过晚饭,又接到老妈的电话,说是白天的时候,老三夫妻俩已经回去过老家,所有祭祖、扫墓的事他们已经全部完成了。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的印象中,老三是家里最忙的一位,每逢周末双休日,不是去外地会诊,便是在去会诊的路上。他是国内排名前五的脑外科专家,省内颅脑外科手术第一刀,人称“杨一刀”。而且重要的是,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以前家族里举办大型祭祖传统仪式时,一般情况下他都是避免参与的。——今年怎么……反正,我确实有些想不通。

老妈也看不懂这中间的“环节”。按她的猜测,估计是跟三月初侄儿大婚一事有关。毕竟升级成“爷爷辈”的人了嘛,该有的礼节、家族的传统……还是不能欠缺的。否则,跟他的光辉形象也不相符合啊!……老妈如是说。

到底是不是这个“理由”,我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周末我可以不需要再回老家去。或许,可以用这个时间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当然,回去一趟看看老妈,也是“为人子”应该做的事。还有老家竹园子里那蓬勃向上、长势如潮的春笋,对我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相关文章

  • 随笔 || 随说“520”

    明天就是5月20日,传说中的“520”节日。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日子,据说因为其谐音“我爱你”而被天朝一众青年男女、乃...

  • 清明祭扫随笔

    清明时节,和弟弟们一起给老爸扫墓,我弟作有“随笔”,特辑作纪念。 今天早上随亲人们一起去父亲的墓地上祭扫,怀念父亲...

  • 2017-09-02

    连环诗一首,随笔随趣。

  • 谈谈教育随笔(2)

    谈谈教育随笔(2) 什么是教育随笔?顾名思义,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育随笔的特色在于一个“随”字-...

  • 精进打卡——2020.4.4

    2020.4.4. 记录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ᵕ̈ 晚上好,欢迎来到我的星球。 ✨『生活随笔』 ?清明祭|清明时...

  • 清明随思

    清明。 天气不清也不明,气温骤降,细雨霏霏,江南桃杏李,奈不住呼啸北方。烟柳草色望犹青。 每年的这个时候,要会去乡...

  • 清明随拍

  • 清明随思

    一别多年节乱思, 仰望长空对故依。 祭台烛火摇曳处, 香烟遮泪几人知! 【2016年3月23日,早,于广州南沙】

  • 清明随思

    央视新闻在《原来清明不只是“清明”》推文中写到一个“很巧”的提醒: 4月3日-5日,是清明小长假。巧的是,这三天,...

  • 文章例话——《痈》

    该章节选了郭沫若的《痈》,用于讲解什么是随笔,随笔的精华是什么,做随笔的意义以及如何做随笔。部分摘录如下: 1、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随说“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qv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