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图侵删
1927年2月,应香港青年会的邀请,鲁迅先生乘船由广州前往香港。2月16日,鲁迅先生在集会上向参会的香港青年代表发表了题为《无声的中国》的公开演讲,反响巨大。
近日,我有幸读到了这次演讲的底稿,我也终于知道了鲁迅先生一直比较激进的原因了!
在这篇演讲稿中,鲁迅先生分析了一下中国人的性情,那就是:害怕改革,喜欢折中!这种特性,使得革新之人不得不采取更激烈的主张,否则改革寸步难行。
鲁迅的原话如下: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为增强说服力,鲁迅先生以白话文得以流行为例,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在中国,刚刚提起文学革新,就有反动了。不过白话文却渐渐风行起来,不大受阻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因为当时又有钱玄同先生提倡废止汉字,用罗马字母来替代。这本也不过是一种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欢改革的中国人听见,就大不得了了,于是便放过了比较的平和的文学革命,而竭力来骂钱玄同。白话乘了这一个机会,居然减去了许多敌人,反而没有阻碍,能够流行了。”
鲁迅先生看清了问题实质,就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更激烈的主张,改革才能真正进行!
鲁迅先生太过迫切地想要改变旧中国,太想看到一个新中国了!所以鲁迅先生一直那么激进!他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去推动社会变革!
向一直激进的鲁迅先生致敬!
也向一直激进的钱玄同致敬:如果没有他的文字罗马化主张,我们现在可能还时刻读着文言文、写着文言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