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章的起源都是来自于一位集美丽与特别的川妹子组织写作活动。
哨友,指的是前哨专栏用户的学员。然而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加入了粉丝们的自己组建的线下群。是在学习小组发了一次贴,就有人帮我找到了组织。然而我遇到了以前自行加入自发的得到用户群的情况,虽然说里面的群友都是前哨的重度用户,也有些是其他专栏的订阅者。但是,群没有人管理,没有一个很好的主题去引领,我觉得会发生很多不应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事情出来。
记得我还目睹了在群里开骂,起因是讨论卓克的科学性以及他不怎么支持中医的论点。本身观点无对错,然而这样的讨论慢慢的变成争论再到开撕再到人身攻击,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该有的素质。顿时觉得可怕,我便退群了。
这并非有以偏概全的意思,我也理解学员们自发组织的活动或者微信群多少有点瑕疵,但是相对于大群或者活动,我觉得组织者是有义务去管理和组织并且设限。就好比过段时间的前哨大会,自发的线下聚餐活动,刚刚开始的无主题,无说明,导致想参加的学员却问起了很正常的问题而导致了一些小插曲。
这又让我想起了5商的线下群,还是付费的筛选过的高质量重度用户,让我非常享受与高手们切磋。我并非说前哨的用户没有这样的高手存在,肯定有,而且有很多,只是需要官方要用个名义去筛选出来,或许黑天鹅社区,前哨特训营这些科技前沿者,我想他们有着王煜全老师的带领,想必朝着为连接全球化科技项目产业化的方向前进。
在知识盈余的时代中,见识与行动却匮乏,愿认知迭代,学以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