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同意陈寿的评论,认同点:“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诸葛亮在这个治理国家的方面,确实很成功。诸葛亮也没有违背过里边儿的内容,即便是会失去一位人才,他也宁愿失去,也不愿意违背。
不同意之处,:“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在治理国家这方面,非常的厉害,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感觉在治理国家这方面,距离管仲、萧何还有一点差距。因为诸葛亮,他是来给刘备出主意来治理国家的。但到了刘备去世后,他在治理这方面便产生了漏洞,导致他们部队中的许多人骄傲,许多次战败,或者是有些官员没有尽到他们的职责。而在后一句话中,我觉得失败,与诸葛亮的关系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失败。是由于军队中有人的骄傲,供应不足,军队中人尽不到责任。所导致的。与诸葛亮的军事方面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诸葛亮在他的计谋和布置军队方面已经尽到了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