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淀的故事 轮胎的故事 爆胎 系列
海淀的故事【47】北京大学(十一)燕园【1】

海淀的故事【47】北京大学(十一)燕园【1】

作者: 海淀老头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5-02 05:39 被阅读66次

海淀的故事【47】北京大学(十一)燕园【1】

小留流第133篇

     1876年6月,司徒雷登生于美丽的杭州【如图,左二】,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后来他接过了父辈的班也开始在中国传教,曾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当时在中国有很多教会并开办了教会大学,有美国长老会、美国女公会、英国伦敦会,这么多教会鱼龙混杂也不太好,于是大家讨论决定合办一所教会大学,这校长的人选就成了大难题?找来找去,哎,那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老司”就被推举了出来。“老司”打心眼里热爱中国,又精通中国历史,1919年接到委任状第一时间就把学校的名字想好了“燕京大学”。

          当时由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北京大学还有清华大学这两所国立大学已经办的风生水起。“老司”怀着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兴高采烈的冲进了位于北京东城盔甲厂的学校,定睛一看,我的妈呀! 这是大学吗?地方窄小不说,校舍极其简陋,毫无设备,虽是多所学校合并而成但学生只有94人,即便是这点点人,还分成你一拨,我一拨,谁也不听谁、各玩各的,弄的学校是乱七八糟。这难道就是我设想的“燕京大学”?更要命的是没有经费?大家吃什么?“老司”可就犯难喽,他能做的就一边维持学校的运营,一边找钱,哪找去啊?看来只能找“老家”了。“老司”委任两员找钱大将,一位是副校长,哈利-卢斯博士,另一位是洪业教授。这二人不知疲倦的在美国一通的转悠偶,洪业教授自我解嘲的描述:“我就是街头演出的猴子,卢斯是摇着手风琴等猴子演完戏向观众要小钱的乞丐”。

           “老司”这边也没闲着,到处寻找新校址,城里是没有地儿了,出城找找吧,什么清河、通州、大兴满世界的转悠,跑的暴土狼烟跟土贼儿是的。有一次,他正张望呢,忽见一个乞丐冲了过来,很客气的对他说:“这是我的地盘,滚”。

           这一天,阳光明媚的,“老司”心情大好,新校址还是没有着落,还得找啊。一咬牙今天也奢侈一把,打个滴吧,于是站在大街上特潇洒的打了一个“驴滴”,呱唧、呱唧就出了“漳义门”【就是广安门】,边走还边唱上了,“彰义门,修的高,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长又长,过了长辛店是良乡;良乡塔,漫山坡,过了逗店是琉璃河。。。” 一位过路的大神对他还喊呢:“别唱了,再唱就到房山大石窝了,你也打算找败家石啊?”哎呦喂,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老司”:对呀,我找“老米”去。

不对,“老米”早没了。

那找“和大人”去?也没了。

那他们留下的园子呢?

           忒好了,我去看看他们的园子,想到这,调转驴头呱唧、呱唧一阵的狂奔啊。人逢喜事精神爽,不一会儿就到了海淀镇,顺着万泉河就来到了当初“漱春园”的西门,下了“驴滴”赶忙打听现在这园子是谁的?

左二,是“老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淀的故事【47】北京大学(十一)燕园【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vg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