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堂堂的贵族公子梅尔罗斯不是出入高级舞会,而是躺在公寓的地板上,对着流血的静脉注射毒品,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否一头雾水,也为这个年轻人感到惋惜:为何这样糟蹋自己的人生?
塞利格曼说:成年后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他的童年找到痕迹。
今天为你解说一部迷你英剧《梅尔罗斯》,看看主人公梅尔罗斯承受了怎样的原生家庭煎熬,能否走出小梅尔罗斯这一受害者角色?
无处可逃
小梅尔罗斯在别墅外奔跑,看似如画的风景中,藏着幼孩无尽的惊恐:无论他藏到石头后面,还是躲进废弃的古井,始终能听到父亲的呼喊,终究会全身颤抖地走到那个暴徒面前。
父亲大卫喊他关上门,小梅就关上了那扇求救的门,回到房间里任由那个变态扒下他的裤子、撕扯他的耳朵。这些场景实则隐含着小梅无处可逃的困境,家庭是他赖以生存的场所,他无法离开家庭独立存在。
对孩子而言,家就像一个小国,由父母掌权,而这种权利往往是极权,因此无论父母怎样对待孩子,他都因无法脱离家庭而只有承受的唯一选择。
小梅无法离开家庭,面对父亲的暴力和性侵他无处可逃,面对家庭的伤害无论他躲到哪里都躲不过去。
缺失的角色
小梅的父亲大卫是个十足的暴徒,他那变态的控制欲笼罩着整个家庭。
大卫不仅依靠小梅母亲埃莉诺的财产过活,还时常家暴母亲,对她实施精神控制,一次埃莉诺与女友约好去游乐园玩,但因惧怕大卫在出游的全程都止不住颤抖,最后顶不住精神折磨丢下女友提前返回了她的“牢笼”。
在小梅的原生家庭中,父亲实际上是独裁者,而母亲的角色是缺失的,小梅的家庭因此表现出伤害型原生家庭的典型特征:家庭的权利结构严重失衡。
在这样的怪异结构中,父母双方力量不对等,施暴者对家庭权利的掌控,使得他可以一手遮天,无论他如何处置孩子,其他成员都不施加干预,放任这种毒害继续发展,孩子也就被推到了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上。
其实在父亲长期的精神控制下,母亲埃莉诺内心也早已发展成病态,她不敢反抗而只能一味地用药物来麻痹,指望这样一个懦弱的母亲保护孩子是不可能的。
当小梅用眼神向母亲求助时,埃莉诺总是以玩具、食物等无关紧要的东西来搪塞,她不是未察觉到孩子的异样,只是因为害怕而选择了装聋作哑。甚至在她得知了大卫的罪行后,她只是波澜不惊地对儿子说了一句“我也是”。
在这样的家庭中,母亲的角色缺失,除了独裁者,剩下的就只有受害者了,母亲埃莉诺把自己放在了跟孩子一样的受害者位置上,懦弱而自私地寻求自保,从未承担起保护孩子的责任。
直到母亲死去,小梅都没有得到一个保护的承诺,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一直是孤身一人,蹲在自己的灰暗地带。
梅尔罗斯成年后成了彻头彻尾的瘾君子,他把自己关在公寓里酗酒、吸毒,靠在浴缸上挽起袖口,才发现注射过毒品的手臂正在流血。
但他也曾努力想要过好生活,和女友玛丽组建家庭甚至养育了孩子。对孩子发怒时他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成为大卫那样的父亲。
因此尽管梅尔罗斯像母亲一样选择用药物来麻痹自己,却比自私的母亲勇敢和宽容,尽管他不可自控的怪脾气最终导致了妻儿的离开,但至少他已经在有意避免伤害型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
成年后的梅尔罗斯,在自我心理意识中却还是那个孱弱的无力保护自己的小梅。这是伤害型原生家庭受害者典型的后遗症,成年后仍然停留在受害者角色里。
脱离、反抗与愈合
剧中梅尔罗斯脱离家庭的过程实际上是由父母的离世来完成的。梅曾说,他恨父亲恨得精疲力尽,但他却从未进行实质性的反抗,只是在恶魔死去后,不停砸他的骨灰盒。
在伤害型原生家庭中,受害的孩子往往能意识到对施暴者的恨,却难以察觉对未尽职责的其他成员的强烈不满。
梅尔罗斯对母亲的怨恨,是在母亲将遗产留给素不相识的人时觉醒的,他逐渐意识到了母亲的自私,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需要从未得到过回应。
最后一集中,父亲的好友离世,梅很高兴地参加了葬礼,父亲那一代人的离开,与他不幸童年有关的人陆续离场,也就预示着旧时的阴影渐渐离开。
但这些仍然不够,外界的改变也许可以成为一个脱离的契机,但真正的改变仍需自主行动。《原生家庭》里提到,如果父母已经故去,你的怨恨仍不会消减,你仍然需要表达。
幸而在剧集最后,主人公在想象中对死去的父亲表达了愤恨,当凶恶的父亲厉声喊他过去时,他勇敢地说了“不”,并关上门跑开。尽管剧集在此戛然而止,却给出了一个充满可能的开端:原生家庭的阴影正在小梅身上褪去,梅尔罗斯先生正在夺回自己的人生……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看完书咱们看看剧发散下思维吧,关于原生家庭话题的影视作品,你有哪些推荐,评论区见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