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
李总说“贪多嚼不烂,什么都揽来做可不是个好主意。”“年轻人不要左顾右盼,要经得住诱惑,不忘初衷。”对于自己的“终身事业”来说,这个观点我很赞同。
※乱流※
我承认我的内心有N个角色,譬如浪子、山野农夫、管理精英、引领社会规则的产品经理、设计大咖,善恶皆有,圣闲混淆。当然,大部分都是积极的。
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乱流其实都是我,不管我在做什么,潜意识都有一个大的导向,就好像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我们不知道某辆车里的乘客是谁,他将要去何地。可这些车不是像烟尘一样四分五裂,是一定会在某一刻在某个地方停靠。
路的方向约束了整个“乱流”,指明方向、规划多个“终点”。
我心中也有一条路,也许有很多主支,但它是有方向的,我的“意识车辆”始终还在我制定的方向上穿梭前行……
※既然活着※
对于活着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有个贴切的比喻:我今天吃包子稀饭,明天吃米饭面条,都是为了活下来。偶尔调节一下,搭配些水果、酸奶,煲个汤。目的是让身体的营养结构更加均衡,这并不算不专一。又比如读书,我读史册经典、小说、专业知识、甚至读佛经专一吗?不专一,却可以增加知识的宽度。指向性那么强地为了读书去读书,要么是在查字典,要么就是我们当下“教育产业”的应试教育。
养心是必要的,可我的福报还不到享清福的时候,也做不到出世,来个遁入空门。我属于这个俗世,要想要谈的是我能运用手里的工具为我所生活的世界做什么?
我的工具是设计,职业指向是:产品。
※回到最初※
回到开头部分了。
一个产品从诞生到存活下去要经历些什么?早前于我而言是有些概念,却始终只是淡淡一抹光影。我人生的“车程”带着我的心走了“万家民宿”这一程,司机一脚刹车靠了边。心说,咋停了,到哪了?我说,你这个迷糊蛋,带好行李,下来,赶紧的。我赶着写一篇关于“UI产品”的总结。
※靠边停车※
先说产品概念。一个好的产品是怎么开始的?或者说一个好的概念是怎么诞生的?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好点子在人们脑袋里生根,有极少数会坚毅地会发芽,会被付诸实施,又有极少数有运气得到“雨露和阳光”蔓延茎蔓,舒展枝叶。遗憾的是这并不是全部,这些幸运儿还不到欢呼的时候。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不同的是,这些“点子”们是有“思想”的,善恶一念,稍微不慎,即可能会被人们动物层级的原罪侵蚀,比如“傲慢”“贪婪”“愤怒”“自私”等,被它们蒙着头,傻笑着跟着向看不见阳光,淋不到雨露的黑暗深渊走去,那里只有死亡。
一些“幸运儿”不偏不倚,专心生根,努力生长,吸取天精地华、甘霖雨露,长大了,顺利地绽花结实。有兴经历过一个轮回的幸运儿终于可以微笑了,却还不能歇息。这是一个竞争残酷的世界,幸运儿要动脑筋了,要有智慧了,必须尽早思考该怎么蓄种,该在哪座看起来不错的山里再捣腾一片土地,好让自己的血液蔓延开,生生不息。
※生命力※
如果产品要迭代,那肯定绕不开谈生命力。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第二个重要习惯是“以终为始”。“以终为始”的基础是想象力——设想的能力、看到愿景的能力、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目前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事物的能力。以终为始意味着每天、每个任务、每个项目开始之前,你都要对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即愿景),然后再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它。
产品有两个基本存活条件,一是产品的商业价值,二是产品的社会价值。这里所说的“社会价值”就跟书中谈到的“以终为始”密切相关。
※终点是起点※
我们制造一个事件、一个项目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了能赚钱、为社会带来便捷……没错,把产品做好了自然会回馈给我们这些东西,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的,水到渠成,功成名就,很有成就感对吗?可还不够,作为一个项目的孵化者,他应该和团队构造愿景,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愿景”由领导者与成员共同提出形成,在不稳定的环境中,提出方向性的长程导向,它引导组织的行为。”放在古代,是革命的魂,是参与者可不惜代价为之奋斗的精神始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们这么做和“草莽”、“个体户”有什么区别?我们做下来后可以为这个星球和上面居住的生灵(不仅仅是人类)带来什么?可产生一些什么连锁反应?可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拓展?我们的团队应该对社会有深度的理解和包容,包括社会现状以及未来走向。
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那聊出来的产品才贴合了两个关键主体:
一、社会;
二、我们的思想。
而不是个人私利。
以上是我参与万家的项目孵化后对产品的看法
设计万家产品的思路。
一、社会背景
1、行业状况
产品面临两方面的用户群体,第一是客栈民宿;第二是消费者。
我们着重解决前者所面临的困惑:“高强度OTA依赖症”。
伴随消费升级,休闲度假游正在持续升温,酒店住宿市场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然而,从2010年开始,很多酒店(民宿)患上一种叫做“OTA依赖症”的病,而且愈陷愈深。第十七届中国饭店全球论坛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酒店(民宿)市场客房订单量来自OTA的比例已经达到70%,实际数字甚至高达80%。
所谓OTA,指在线旅游商,携程、美团等是比较典型的代表。酒店们对于OTA的态度,可以用又爱又恨来形容,爱是因为OTA可以帮助酒店进行营销,恨则有多重原因。
最大的恨来自于OTA佣金不断上升带来的高昂成本。从1999年携程成立以来,近20年的时间里对酒店佣金从一位数到两位数,甚至增长到15%-35%。这给酒店的利润带来了很高的压力,反观携程等OTA,却借助上涨的佣金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尤其是在携程并购艺龙、去哪儿等OTA之后,在OTA上拥有垄断地位,对酒店的博弈力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强度。
虽然OTA可以给酒店带来客户,但是酒店们逐渐发现,这种客户和流量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无法持续。举例来说,携程为维多利亚酒店带来了一个客户,这个客户虽然住了维多利亚酒店,但是他记住的是携程,下次即使住同样的酒店,依然会在携程上定房间,而不是从维多利亚酒店。换句话,用户属于OTA,而非酒店。
因此,最近几年来,酒店们开始千方百计地希望摆脱对OTA们的依赖,探索酒店直销。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华住,它建立了自己的APP,今年4月甚至对外发布声明“由于携程、艺龙、去哪儿三家OTA出现了价格倒挂等违背约定的行为,华住决定暂停与其的合作关系,直至其整顿好各自的价格管理”。
雅高甚至更进一步,希望自己转型做OTA,但是很不幸的是,因为效果低于预期,雅高决定关闭OTA业务。不过,华住、雅高终归只是个案,对于大多数中小酒店来说,与OTA的博弈仍然在持续,也是他们最困扰的问题。
2、商业价值
现在的直营和OTA的比重为2:8,比重呈现一边倒趋势,能存活下去的酒店(客栈)都是在为OTA打工,而大多数交付不起高额佣金的酒店(客栈)已经陷入泥潭,背负巨额债务无法自拔。于是,我们清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酒店(客栈)去OTA化。
当酒店的客户资源不再掌控在OTA手里,而是握在自己手里,那么能做的事情将会有很多。酒店将能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如果你每次住酒店都喜欢向前台要荞麦皮枕头,喜欢住高层等等,酒店熟悉你之后,将能给你更好的体验,这时候客户必然对酒店的黏性大大提升
但是靠一家两家民宿个体来直营,质量和速度都会极慢,短时间内看不到显著的效益。众多客栈组成一个联盟体,按照一个团队的方式来经营,来推广,则会事半功倍,有望打破2:8的魔咒。
二、市场环境
酒店(客栈)对抗OTA的唯一出路就是做直销平台,而要做直销平台,小程序及其背后的微信生态将是最好的选择。有人说,酒店(客栈)应该自己做APP,APP的确功能更为全面,却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成本太高(开发成本、运营成本);二是获客太难,在当下流量红海已经落潮的情况下用APP获客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APP的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小程序的强项,小程序本质上是轻量级的微信APP,开发成本相比APP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小程序依托的是微信生态,背后有微信的十亿活跃用户,这和APP无所依靠全凭自身花钱拉客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万家民宿”将选择开发小程序载体,在1.0版本时期打造轻量级工具式程序,试图利用小程序独有的大用户背景拥抱10亿用户的微信红利,这种诱惑是酒店(客栈)所无法抗拒的。
三、设计思路
1、架构(见图)
1.0版本采用工具型设计,架构清晰,不过分渲染,主要考虑帮助用户快捷完成下单任务。
2、UI逻辑(用户任务流程,见图)
四、运营
1、线下
在场景中突围:在用户最有可能使用到的位置引流,比如景区饭店,交通工具,与旅行社配合分销等;
狙击“OTA价格倒挂”策略:酒店统一优惠政策和“小程序”下单专属奖励(实物礼品、景区门票、餐补……)
2、线上
打通“发现”板块与微信分享功能的交互功能。从民宿周边的人文、地理、趣事等独特的视野着手进行内容编辑,配合公众号开展内容运营。用户观看感兴趣的文章即可直接进入“关联客栈”订房页面,打通观者与客栈的通道,减少冗杂步骤。
五、问题和解决方案
1、“万家民宿”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属于直销自媒体范畴。换句话说,程序上展示的酒店(客栈)单品都是公司旗下的产品,同一品质下无差异。那么当用户使用软件,我们应如何呈现产品,帮助用户第一时间确认过眼神?如果需要搜索,该运用怎样的搜索逻辑?
在参考诸多订房软件的任务流程后,很容易陷入常规的“智能搜索、排序”,但是我们的可观条件是自营,不存在普意上的竞争,那么再结合用户使用场景分析,我们应该做出调整:
Ⅰ、默认
根据用户所在区域为中心由近及远地展示“万家”门店;
Ⅱ、异地
采用传统智能排序
2、考虑到是辅助线下订房的工具,程序设计过程中如何与运营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
小程序最大的优势是基于“微信”庞大的生态链,“万家民宿”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打造“发现”板块,丰富的“活动”“趣闻”,针对该活动区域的客栈进行内容运营。
3、“程序”功能有三大板块:“订房、商城、发现”。他们的存在目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怎么思考其中的层次感、节奏感?
从整体布局来看,“万家民宿”还是定位为一个工具式应用,主要功能还是“订房”。合理的逻辑关系是:订房>发现>商城。
持续优化订房通道是第一基准,“发现”作为第一运营手段,商城在前期版本中也是作为辅助与会员积分接轨,提供优质价廉(免费)的会员商品,后期考虑融合其他“明星应用”多维变现会员积分。
六、总结
不得不承认,我在参与“万家民宿”1.0版的开发设计之前是不接地气的,为了“项目”的漂亮而做了很多无用功,眼光总是盯着许多同行业内集大成者的“明星应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每一个项目的起源都有各自不同的机缘。手里的牌不尽相同,作为一名UI,我做的是尽快地给这副牌和参与这场“牌局”的人一张合适的桌子,大家能先玩起来。而不是大兴土木,建一座宫殿。
成功的设计应该建立在精准的诉求之上,再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