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没有学校的。男孩跟爸爸学习,女孩跟妈妈学习。爸爸是铁匠,儿子从小跟父亲打铁一边干活一边学习。妈妈是裁缝,女儿从小跟妈妈一起学习纺线、织布和做衣服。
如果一直是这样,孩子永远超不过父母,而且父母干什么孩子也干什么,农民永远是农民,贵族永远是贵族。
后来出现各种新知识、新工种、新发明。这时候父母教不了孩子了。那怎么办呢?就有人发明了学校这种教育模式。
一开始学校少、孩子多,一个教室挤满了孩子,有些孩子又不听老师话,老师不得不拿一根鞭子教训学生让学生听话安静下来。这给孩子留下很可怕的记忆。后来学校规定老师不可体罚学生,也不可当众嘲笑学生。
然而,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当地该学什么,是学习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呢?还是去学习实用的东西呢?历来争论不休。
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学习,要评定学生成绩,给学生评分。成绩好的叫优秀生,成绩不好的叫差生。这对差生又有很大打击。有人提出取消考试、打分和最差生评选。但这可以吗?
最近对儿童大学做了调查,孩子最希望的是少留作业、更多自由时间、更多互动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