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

作者: 公民刘泽远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22:28 被阅读0次

最近买了一本周国平的书《各自的朝圣路》,里面是周国平1995年到1998年写的随笔、散文的合集。这应该是我第一真正有意愿地去读一本名家的散文书。再往前看到的散文,估计得追溯到中学时代了。首先是课堂上老师对各种文章进行拆解,跟你解释各种修辞,各种上下文联系。其次是考试。看到的散文是在试卷里头,在那种考试的压力下读到的散文,想想也知道,不可能会在考试的环境中去欣赏散文,所以也谈不上产生什么美感。况且考完试后还有所谓的参考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还有人给你的回答评分。这这种条件下能对散文产生好感就怪了。

读了一部分之后觉得,毕竟是名家作品,读来真是不同于其他,尤其是时下各种公众号的文字。名家文章里包含的哲思,不知比各路新媒体标题党的文字强多少。

我觉得这样的书不是谁都愿意读的。年纪小,未经世事的人,是读不来这种书的,因为年纪小,心境和作者相通的地方很少,读起来没有共鸣,那么读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比如,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你跟他说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对自由意志的看法,对精神境界的探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况且这些问题在他的这个年龄段根本没必要去想。

但一个读者如果和作者一样,同样想过某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在书里聊到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思路。因为我们已经想过这些问题,多少有些疑惑或者答案,此时把自己的疑惑或者答案拿来跟作者的观点对比,可能才会觉得有点意思。很多人说读书好像就是跟历代的大文豪,大思想家交谈。我似乎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他们说的和各大家交谈,不知是不是有点我上面说的“把自己的思想和各路文豪,思想家对此”这个意思。

读完后,闭上眼睛,回想起刚刚读过的内容,大脑似乎有一种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比较少有的。平时看得到专栏的作者们的文章,有时候会觉得亢奋,但亢奋和愉悦,这两种感觉不太一样。书的前面部分大量提到“存在”,也即是“自我”。平时多数时间里精神是游离于自我的,读这本书时,少有地感受到自我了,可能这是我感受到愉悦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

    最近买了一本周国平的书《各自的朝圣路》,里面是周国平1995年到1998年写的随笔、散文的合集。这应该是我第一真正...

  • 做教育路上的幸福朝圣者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感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然而,同样的朝圣热...

  • 《各自的朝圣路》读后随笔

    做了四年全职妈妈,去年初从某一线城市回来,恍惚中的感觉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现这个世界是真的变了。身边的女性友人不约而...

  • 各自的朝圣路

    地上沧桑变迁,人类世代更替,苍天却千古如斯,始终默默无言地覆盖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衬托出了人类存在的有限和生命的短促...

  • 各自的朝圣路

    2014年元旦 一 北风呼卷,伏住腐叶瘴气,茫茫天地,赤裸一身,吹扫个干干紧紧。在各自的朝圣路上,人习惯以一种自己...

  • 梦魇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 壹 那是二零...

  • 朝圣与守望

    朝圣与守望 ——读《各自的朝圣路》有感 为偿多劫愿,浩荡赴...

  •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

    这是周国平的散文集,书中都是一篇篇的散文。 序言 我不知道基督教所许诺的灵魂不死最终能否兑现,但我确信人是有灵魂的...

  • 《各自的朝圣路》——序言

    关于托尔斯泰 一位记者,问晚年的托尔斯泰,为什么不写作了?他说:“这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书太多了,无论写出怎么样的书...

  •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

    壹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各自的朝圣路》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zs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