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居易:你昨夜,为何又出现在我的梦里?

白居易:你昨夜,为何又出现在我的梦里?

作者: 暮_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16:04 被阅读0次

    白居易部分生平:

    11岁左右住在宿州符离,认识了女孩湘灵,19岁与湘灵私定终身。

    21岁搬家到襄阳,22岁父亲去世,回到符离,27岁左右又离开符离去长安,进士及第。

    34岁作《长恨歌》,37岁结婚,40岁母亲去世,作《夜雨》。

    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与湘灵重逢,作《琵琶行》,《重逢》。

    PART 01

    // /// // //// // //// /// // /// ///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白居易这首《夜雨》,写于他四十岁那年。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很难想象吧,这么直白又肉麻的情话,出自一个四十岁的大叔之口。

    他所念的那个人,名叫湘灵。

    时间倒退三十年,那时候,他是个听母亲的话,认真读书的乖孩子。父亲是个官吏,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在这里认识了小女孩湘灵。

    那时候,白居易11岁,湘灵8岁,两人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湘灵15岁那年,白居易给湘灵写了第一首诗: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邻家有个小妹妹,十五岁就出落得亭亭玉立,比小仙女还好看,在碧纱窗下绣床前,悠闲的时间,她倾听着我为她而作的诗篇。

    我想,听了此诗,美丽的湘灵必定红了脸。

    然而,所有话本子里烂俗的爱情故事一样,少年和少女情意绵绵,私定终生,可少年的母亲坚决反对,自家的孩子要娶的是高门贵女,绝不允许白居易娶一个小小村姑。

    少年白居易是温柔的,孝顺的,父亲不在身边,从小就非常听从母亲的话,而这次,温柔的少年倔强地反抗他的母亲。

    PART 02

    // /// // //// // //// /// // /// ///

    在他与湘灵相恋两年后,父亲迁任襄阳别驾,此时国家的局势也大体安定了,母亲决议带着一家人前去襄阳。

    离别之时,他写了这首《留别》:

    《留别》

    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

    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

    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

    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

    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

    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

    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秋意凉了就要卷起竹席,春日暖了就要收起被子。

    就连这些无情物,分别的时候都有些让人舍不得。

    更何况是和你呢?

    这两年我们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多么缠绵的情意,却不想,突然间就要各奔东西。

    虽然我也想留下,甚至带你一起走,但我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

    以前谁能预料到今天呢?

    未来会怎样我也不知道。

    只有那双眼不断滚落的眼泪,不停地在打湿你我的衣襟。

    此时二十余岁的少年,面对与心爱的姑娘的分别,他无能为力,只有潺潺流泪。此后的六七年间,白居易经历了父亲的死亡,也曾回到过符离,与湘灵姑娘重逢。

    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贞元14年,白居易27岁,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当了官,也许母亲就允许自己和湘灵在一起了。

    为了前程,他又一次远离湘灵,这次分别,他写下了《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每每经过高处,他就下意识地回头,仿佛那个心心念念的女子就在身后。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难以入眠,泪水打湿了枕头,一个大男人,在为前程奔波的某个深夜,又想起了那个天仙似的少女,为她通宵点着一盏灯,总以为她会突然来到自己身边。

    《长相思》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这是一首以湘灵的视角写的诗。

    我住在洛桥北,而你住在洛桥南。

    认识你的那年我刚满十五岁,如今却已经二十三了。

    我就犹如生长在松柏旁边的藤萝,无论我的藤蔓如何去攀岩、萦绕,都无法跨越家世门第的那层坎儿。

    人家都说,一个人只要有愿望,老天都会成全她。

    那么我愿成为远行的走兽,跟随在你身边,每一个脚步都和你并肩而行。

    那么我愿成为深山的乔木,陪伴在你身旁,每一条枝桠都和你连理生长。

    这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与后来白居易《长恨歌》里那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何其相似?

    PART 03

    // /// // //// // //// /// // /// ///

    贞元16年,白居易29岁,这一年,他进士及第,欢天喜地地回到符离,求母亲同意自己将湘灵娶回家。

    母亲不同意。

    白居易无奈,继续回长安参加科考。

    贞元19年,他近32了,被授予了校书郎,终于有了官身,这一年,他又一次欢欢喜喜地回到符离,再一次请求母亲答应自己迎娶湘灵。

    然而,母亲还是不同意。

    有些事情,结局早已注定,而此前的种种挣扎也变得十分残忍。

    湘灵这个时候也已经28了,这一对苦情的鸳鸯,曾经盟誓非卿不娶,非君不嫁,而今,三十多岁的白居易看着这个等了自己十几年的女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么多年来,他们分别了那么多次,每一次都有重逢之时。

    可这一次他有了官身,此去长安,可能就真的不能再见了。

    湘灵知道,自己身份太过低贱,配不上官僚之家的白居易,她含泪而笑,送给白居易一双亲手做的鞋子。

    这次离别,白居易写了这首《潜别离》:

    《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不许哭泣,我们就要离别了。

    不许倾诉,只能偷偷去想念。

    无尽的黑夜囚禁了比翼鸟,无情的利剑斩断了连理枝。

    河水浑浊,但也有变清的一天,再乌黑的头发,也总有一天会白去。

    算了吧,算了吧,既然选择了离别,

    那么,

    我们后会无期。

    PART 04

    // /// // //// // //// /// // /// ///

    35岁那年,白居易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叙事诗:《长恨歌》。

    那一年,他与湘灵已经分离了两年。

    《长恨歌》的本意,是要批判唐明皇耽于美色而误国的,可写着写着,一个模糊的少女身影就忽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他的笔锋,在潜移默化间,变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长恨!

    恨不能与你共结连理,恨不能与你长相厮守。

    世间哪有什么天长地久,只有此恨绵绵,没有尽头。

    元和三年,白居易终于结婚了。

    这一年,他37岁。

    三十七岁,莫说在唐代了,就是在当今,也是晚得不能再晚。

    三十七岁了,他还是没有娶到心心念念的湘灵,取的是同僚杨汝士的妹妹。

    弘农杨氏,门第比白家还要高,母亲看着新媳妇儿,喜得合不拢嘴。

    妻子出身名门,举止得体,也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姑娘。可爱情就是这么不讲理,不是你好,我就会爱上你。

    白居易新婚之时,写给妻子一首《赠内》:

    《赠内》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

    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

    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

    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

    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

    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

    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通篇在教育妻子勤俭持家,以古比今,从远到近,不厌其烦,苦口婆心。

    诗里看不到一丝温存,而只是在和妻子讲家训,讲规矩,从中到可以窥见古人那种妻为夫纲的观念。

    虽然在最后出现了“偕老同欣欣”的字样,但也是官样文字,不见激荡的感情。字里行间只有夫妻的伦理道德,更多的是妇道,缺乏新婚燕尔的情趣。

    PART 05

    // /// // //// // //// /// // /// ///

    元和6年,白居易的母亲去世了。

    这一年,他40岁。

    在这一年的某个雨夜,他写下了这首《夜雨》: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与写给妻子的诗比起来,这才是情之所至。

    此诗一如既往的通俗易懂,无需翻译,一句一句,爱之深思之切,动人心魂。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我不曾学过佛法,前尘往事无论如何也忘不了。

    是忘不了,还是不肯忘?

    白居易还有一首更加脍炙人口的诗篇:《琵琶行》。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途中,那一年,白居易44岁。

    那一年被贬途中,白居易遇到了离别12年的湘灵。

    只是物是人非,即便相爱,却无可奈何,即使重逢,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再继续,只留下了名为《重逢》的两首诗: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突然见到心心念念的那人,

    我以为这恐怕又是在做梦;

    如今与你重逢,是一件多么欢乐的事情,

    可是放下酒杯,这一切又会消散。

    想得却不可得。

    PART 06

    // /// // //// // //// /// // /// ///

    长庆四年,五十三岁的白居易在杭州刺史职上任满,回京述职,他特意去了符离一趟,想去看看湘灵。

    伊人却已杳无音讯。

    这就是历史给这段感情的最后一则记载。

    此后的白居易,放荡不堪,经常流连忘返于青楼花馆,还公然在家里蓄妓,他说: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因为年老体衰,为了助兴,居然还开始嗑药,他说: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钟乳是唐代的一种春药。

    白居易蓄妓,就爱找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每当这些女孩长到十八了,他就不喜欢,转手就给卖了,他说: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老年的白居易,种种荒唐,数不胜数。

    那个深情而温柔的少年,因为湘灵的离去,从此彻底消失了。

    他的深情,他的温柔,从来只属于湘灵一个人。

    在他晚年这首《梦旧》里,我们又看到了他的深情:

    《梦旧》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与你离别之后,

    我以为我已经修炼得无喜无忧,

    对你不再有任何思念。

    我平生的记忆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可你昨夜,为何又出现在我的梦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居易:你昨夜,为何又出现在我的梦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ba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