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们能接受还是接受不了,一定要看一看,你的孩子是不是这样。
“攀比”儿童上学就开始了,有人信吗,估计没有,但是我很肯定的说从儿童就开始了,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用对比的形式进行进步教育,造就了人类从儿童就开始攀比。
他与积极向上有什么区别,又与攀比有千丝万缕的纽带。
到底是攀比,还是积极向上,一个是褒义词一个是贬义词,他俩的效果是一样的。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各个行业如此,就连教育也是如此,而且还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我们对比人家的产品实在是太差了,今天的工作没有我同事做的好,做的出色,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东西造就了一个攀比的心里,没有“对比”是什么意思,大家琢磨一下,估计立马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攀比心理吗,哎呀小弟也是发现这种现象偶然恍然大悟的。
社会是复杂,社会是变化多变,我们永远搞不懂,搞来搞去还是原地踏步,“哈哈”最终还是转圈回来了。
以前没有注意过这种问题,今天偶见小学生,他们在学习问题上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进行鼓励进步的。
我们每天都在抱怨社会攀比心理特别可耻,但是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幼儿园里如果你学习不好,老师就是用这种对比的方法进行教育,对比着尖子生对你进行刺激,你要像更高要求的目标发展。
比如:“你看看小明同学做的功课多好,你看看小红同学做的什么什么样”额老师在鼓励的同时,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你在教育孩子攀比心理。
这个或许有人提反对意见,但是我也是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中华文化博大进深,真是文化无处不在,这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这就对应了老子那句话,“道法自然”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一切的文化都是大自然。
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是大自然就是文化,今天观察到这一现象,也是大自然的冰山一角。
到底这样的的方式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值得琢磨的,你得比他强,你得比他做的多,效率高,不然不行,就你这样什么时候出成绩,什么时候有效率,我的理解是,无论什么情况应该是你该这样做,不是你看看谁,他固然好我们发挥好自己就对了,没必要追或者赶超。或者仿照他的模子做,他就是你的标杆,这样的的方式应该有偏颇。
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我们连什么是泥土都不知道,怎么去造泥土,但是有这个参照物又不对,你要比他是怎么滴,真是矛盾又解释不清楚。
我个人觉得不要拿谁去做对比,对比就是积极向上,但是积极向上又带来了麻烦——攀比。
你可以没有文化你可以没有金钱,你可以没有房子车子,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你一定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积极向上的心,这是多么伟大的誓言,多么正能量的一句话,世界是美好的世界明亮的,那他是不是攀比心理那,攀比心太强了。
我希望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希望企业事业单位注意这个问题,只有大家有这些方面的知识,不是做什么,是清楚这个攀比是怎么来的,我们大家就解开了攀比心理的答案,所以说社会永远有攀比,他永远不会消失,他与积极向上是共存亡的。
积极向上就是攀比,没有那个成绩你还会去积极向上吗,都是大伙鼓励的你,想要停止“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