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因参加线下课程,落下小六哥的知识管理训练营的课程,实属罪过,一直苦恼于如何恶补几节课程心得。在回听课程时,小六哥提及:高手学习能很好地理解、应用范式,一下子触发了我的灵感,我只要找到三节课核心知识点的范式,即共同套路,不就妥妥地完成了课程的知识系统输出了吗?
这三节课分别是讲主题阅读、写作、知识体系,都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观察分析,我用一句话总结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套路:
围绕核心出发点,处理碎片信息,再以某种框架进行信息再整合的学习过程。或许你现在听起来有些抽象,且听我逐一道来。
一、主题阅读
1、核心出发点
与快速阅读一样,我们要摒弃传统的被动阅读,而是要以“我想了解什么主题”为出发点,掌握阅读主动权,自己先设定一个想了解、感兴趣的主题,再挑3~5本相关书籍进行集中阅读。
2、碎片处理
集中阅读也就是围绕主题处理碎片化信息,先是泛读网络上的相关资讯,以形成感性认知。再对几本书籍进行扫读,标记与阅读主题相关的关键字和章节。
3、搭建框架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标记好的零散信息,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框架才能更体系地将他们整合起来,而这个框架的设立标准是“你还想弄清楚这个主题的哪些问题?”贴心的小六哥则为我们推荐了几个经典框架:
1)5W2H :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 )、多少(How much);
2)黄金圈:即最简单粗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3)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纠正(Adjust);
4)SWOT :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4、信息整合
对重点信息进行比对、筛选、整合,以填充设定的目的框架,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系统认知。
主题阅读思维导图二、写作
1、核心出发点
阅读是知识输入,写作则是知识内化后的输出,而好的写作还要引起读者共鸣,于是写作出发点也要随之改变:“自我表达与别人看了有收获的交集,”只有权衡二者的关系,才不会陷入一味自嗨的尴尬境地,也才能让知识发挥更大的效用,不仅提升自己,也启发他人。
所以好文章的主题设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表达欲望,还要兼顾读者的阅读需求。
2、碎片处理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原料积累的重要性,写作则要养成随时随地收集灵感的习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着手:
人:与人交际
事:个人经历
网:网络资讯
书:阅读积累
3、搭建框架
可以先用发散思维去思考文章主题大纲,再用结构性思维去搭建文章框架,而这一次设立框架的标准则变为“读者想理解你的观点,还需要知道哪些事情”,同样的,也可尝试上文提及的几种框架去系统呈现。
4、信息整合
通过讲故事、比喻、类比等形式,去将素材填充到框架上,进而支撑你想表达的主题。
写作思维导图三、知识体系
1、核心出发点:
以上两个部分是微观的知识输入或输出,最终它们还是要归集到宏观的知识体系,而小六哥反复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知识形成技能,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就决定建立知识体系的出发点是“你的能力和外界需求的交集”
2、碎片处理
知识信息的储备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人的知识信息和你的知识信息,别人的知识就像上文提到的通过人、事、网、书去收集,而你的知识信息则可以收集你学习后的输出成果,如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写作作品等各种形式。
3、搭建框架
那么多碎片信息,不以合理的框架分类整理,如同一盘散沙,很难在需要的时候调取运用,小六哥则推荐可以从以下规则去分类归纳:
1)流程划分
2)个人经验
3)知识体系
4)任务项目
5)自由拼装
4、信息整合
最后则是将各类知识碎片信息贴上标签,归类补充到各个类别上,以形成一个便于后期检索的个人“图书馆”。
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四、总结
大道至简,三种学习方式浓缩为一句话:围绕核心出发点,处理碎片信息,再以某种框架进行信息再整合的学习过程 。可是大道理都懂,为什么别人能成为大神,我们依旧是小白?
答案在于,大神把极简的理论,拆解细化模块,再以工匠精神投大量精力逐一加以打磨,持之以恒后才逐渐跟我们拉开差距。
回到咱们的主题,虽然学习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小六哥帮我们提炼了每一个干货要点,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至于怎么运用到恰到好处,则还需要我们自己一步步去落地尝试,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技能,进而精进成大神。
如主题阅读核心出发点的选择:“我想了解什么主题”,小六哥只能帮你把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自己内心,但是他并不能告诉你,你到底想了解什么,最终还得靠自己的思考与行动。
所以学而不是则罔,思而不行则废,行动起来吧!小伙伴们!
超级干货汇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