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花之歌》教后感

《花之歌》教后感

作者: 风聆梅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9-06 20:46 被阅读0次

      《花之歌》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 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 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 第一人称 ,从花 向往光明 与万物 了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诗歌通过花语的 倾心流露,既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 又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纪伯伦的诗寓意深邃,既有诗意的叙述又有敏锐的 思考来书写人生的。

      教学伊始,我先出示作者简介,让学生知道纪伯伦被成为“艺术天才”,是“黎巴嫩文坛骄子”,他和印度著名的作家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继而让学生带着对纪伯伦的崇拜之情初读课文。听课文范读的录音后开始扫除生字词障碍,指出重点字词的写法和意思。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了。

    这首诗非常优美,诗意深邃,最适合通过反复读来理解了。于是就进入朗读的环节,《花之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好教材。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朗活动。如“配乐读”“自由读”“想象读”“表演读”,边读边想象,感受作者以花自喻、想象奇特的写作手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深入理解作者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以读代讲感受文意,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以精炼而动情的语言打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领他们一步步走向散文诗的殿堂。注意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

    教学中除了读的能力的培养之外,我还注意了听、说、写的能力的培养。听:听课文录音,听别人读。说:说自己想说,说个性化的见解。写:模仿课文写作,写自己的心灵。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谐融洽,师生、生生之间较好地进行了双边互动。

    通过学习课后阅读链接的内容,进一步升华主题:  我们要有积极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充满爱和希望对待生活,生活才会更美好。

      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读纪伯伦的《雨之歌》,再进一步感受他的诗歌的特点。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没有过多的分析讲解,没有课件演示,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脑海中浮现出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画面,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有自己的补充和拓展。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体会之后再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花语中。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我觉得这才是美妙的课堂教学,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相关文章

  • 教后感

    《道德与法治》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

  • 教后感

    学习语文,听、说、读、写是基本功,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做的总不是很好。今天这节课就是这样,当我让学生...

  • 教后小感

    为师之道,需心宽意善,能仁且忍,知得知舍。 育人之事,非一己之力所能为之,且人性本恶,如若使其向善,其必由教化...

  • 《背影》教后感

    这篇文章,我觉得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望父买橘是这篇文章主体背影,也能感受到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从而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但...

  • 《燕子》教后感

    《燕子》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

  • 徐教后感

    小孩有想法,肯定他的想法,再去让他好好学,注意趣味性,首先话题聊天,再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用新颖的方式,再是讲解新知...

  • 教后感 - 草稿

    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语文课,班级组合为纯理科,也就是物化生组合。我也能想象的到,孩子们的语文素质会很差,字㝍得也不会...

  • 《观潮》教后感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文章,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总感觉学生不能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学生想象不出潮来...

  • 教“狗子”python之教后感

    是的,你没有看错,本小仙女又来了,今天我不想写什么技术文章,不想写什么生活美好,大好河山,我今天只想讲讲我的男票—...

  • 《相见欢》教后感

    经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之歌》教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ih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