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估计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又强调说,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可以通过解决诸如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和肥胖、缺少身体活动和有害使用酒精等危险因素而得以预防。
另外,人人都喜欢魔鬼身材,女星袁姗姗一度从滚出娱乐圈被全网黑,到翻身变成了马甲线女神,被很多人赞为励志偶像,中间只隔着一段运动的距离。
遥遥无期的回馈
道理大家都懂,但良好的运动习惯总是难以培养,正所谓:世人皆知运动好,唯有懒惰改不了。如何对运动进行正向激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知乎上有一个著名的问题:健身的痛苦,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很多人看来,参加体育活动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虽然大家都知道运动和健身好,但是想要初见成效,至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最初健身的目的就是新鲜和想练个好身材。
然而,如果是小白,到了健身房,看着一屋子各种各样的器械,好像也不大会使用,跟别人依样画葫芦一样的玩了一会儿器械,一个小时过去了,感觉并没有什么乐趣。
等你练了一周后,这种感觉越发强烈,还要不要去锻炼?每次练完,好像也没什么效果,既没有变瘦,似乎也没练出肌肉,浪费了时间,还不如吃鸡/王者荣耀/吃火锅/追剧好玩。纠结了几天后,你终于决定,自己不是这块料,天生没有运动细胞。恭喜,你成为了千千万万放弃大军中的一员。
由此我们可见,初次参加各种运动的小白往往会在最初三个月之内退缩,主要是正回馈太远,而放弃太容易,热度凉得太快,坚持不下来。
如何培养运动基础?
与小白不同,对于广大已经入了门的运动爱好者而言,在撸铁/跑步/拳击/瑜伽时,非但不痛苦,反而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不但练习时候很爽,联系后也感到精力充沛全身有劲头脑敏捷,几天不锻炼身上都不舒服”,有运动达人如是说。
可见,只要有持续的正激励,让我们从中感知到好处,健身时间长了,自然能够体验到好处。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层面。目前通过各种设备来记录个人运动数据的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参与收集数据的不但有阿迪耐克等知名运动品牌的产品,也有微信计步和各种健身软件,这些数据已经非常丰富了,但它们并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就拿微信计步为例,除了分享到朋友圈炫耀一下,似乎也没有别的用处。
此外,这些数据的收集商们却可以从中得利,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进行用户画像,针对性销售等,都是很常见的行为。
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机制来激励人们保持锻炼的活力呢?如果能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把以往商家的蛋糕切一块出来分给用户本人。只要经过了一定时间或者烈度的运动,就能够获取一定的奖励回馈,会不会很有助于培养使用者的运动基础呢?
“区块链+运动”的未来
“区块链+运动”给出的方法是通过让个人运动数据上链,使得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运动数据并从中受益。比如我通过跑步一定的距离,比如说5公里,或者在健身房参加了健身课程,动感单车或者瑜伽,舞蹈,泰拳等,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虽然一些运动软件也采用类似的方式来激励用户,但其激励手段多是自制的并不怎么好看的勋章,或者是没什么用处的金币,而他们能够提供兑换的东西可以说少得可怜。
区块链给的奖励显然要更有吸引力。用户可以将区块链给予自己的奖励拿去兑换合作品牌的商品,或购买线下私教课,甚至直接拿去卖掉。
另外,区块链对这些商家来说,也是宣传的一大卖点,非常有利于他们进行市场推广。商家可以从中得利,他们就有兴趣,也乐衷于推动用户将自己的数据上链。
区块链与体育结合的好处显然不仅于此。他可以让用户的数据更加完整,人一生不可能只在一家健身房找一个教练,而目前各个健康数据统计平台的数据也不共享,而区块链能够帮助用户把健身平台,健身房,私人教练,运动品牌汇总在上面,有助于用户更准确的了解自身的运动现状。
当然,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安全的事,大家都很了解,就不必多说了。
综上,区块链与运动相结合,不但对用户形成正向激励,更有助于用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商家也有明显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具有极好的前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