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现代与经典”几天棵,我学到了许多,今年来听课仍记得去年听课听报告时的感动,激动。两次都听到了许多优秀老师上的观摩课和专家们具有指导性的报告。
听了观摩课后,知道了数学课该如何去上,让一直迷惘的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没听“现代与经典”的观摩课之前,在参加的公开课和听课时,都有这样的评分标准:是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否用了课件。那时我很不解地问:“难道数学课真的需要这样上吗?”
听了“现代与经典”那些简洁大方的观摩课后,心中很有一番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数学课,数学课就应该是这样的。”心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知道数学课该如何上,并不一定要用唯美的课件和牵强的生活实例来包装。正如张齐华老师说:“数学课应该用线条和数字来表示数学的美。”这给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指明了上课的方向,一节好的数学课上有数学内涵和数学美的课,而不是看表面的热闹。
在活动中听专家的报告,都很实用,很有指导意义,从报告中我学到了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如去年郑毓信教授报告中讲的“数学味”和“有效的数学课堂”等概念和观点。今年郑教授讲的“教育研究的方法是用课例去解读理论”的观点,这对我们很多听课老师都很具指导意义,起了指点迷津和引路的作用。各个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专题,讲了以前我们不了解的数学理论,也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与学生沟通的方法。听了这些报告使我们以前空泛的数学课有了理论依据。
两次“现代与经典”听课活动,我都全程参与了。认真听观摩课,听报告,做记录。听的每节观摩课都是优秀的,我们从每节课中都看到了亮点。每场报告都很精彩的,都从不同的方面讲出了独到的心得体会和理论基础。如果有可能,希望每年都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去感受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很感谢“现代与经典”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已发表于《现代与经典快报》 第七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广州)教学观摩研讨会。总第71期 2008年12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