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管理时间管理自己
你离时间管理达人,还差一个番茄的距离

你离时间管理达人,还差一个番茄的距离

作者: 文案大圣丨爆文写手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16:51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摄图网,已授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天上班前洋洋洒洒列下好几十条工作清单,下班时能完成的只有几条;

    •抱着“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熬夜赶工,晨起精神差,导致恶性循环;

    •写稿常被打断,弹窗广告、电话铃声,注意力像三明治一样无法聚拢;

    •被派到不喜欢的工作任务时,焦虑地刷微博,不到deadline绝不动笔。

    现在好像不得个焦虑症、拖延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我们其实也知道是工作方法和时间管理出现了问题,但就是找不到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够坚持,是你使用的方法太复杂、太鸡肋了。如果连方法或工具本身都记不住,何来运用之说呢?

    如果现在有一个快速上手的时间管理神器,帮你治疗拖延症,提高工作效率,早1小时下班,你愿意试试吗?

    这个神器就是

    著名的“番茄工作法”

    是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

    他在成为时间管理达人前,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拖延、不专注、学习效率低下,写一篇5000字的论文简直要人命,5分钟都集中不了。

    他下定决心,拿一个厨房定时器摆在面前,强制自己学上10分钟。结果没想到,真的做到了。而这枚厨房定时器,形状与番茄类似,所以他就将这套方法命名为“番茄工作法”。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书是《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作者是瑞典人诺特伯格,他是番茄工作法的忠实实践者和推广人。

    你离时间管理达人,还差一个番茄的距离

    这本小册子可以说是非常良心,字数少,不用1小时就能读完;作者结合生活实例,让干货书像小说一样流畅,最重要的是工具本身非常简单,30秒就能上手。

    全书核心内容就三点:

    一、番茄工作法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二、番茄工作法的使用步骤及原则

    三、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番茄工作法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我们的焦虑来源于对未来不可控事件的恐惧感,任务太多,无从下手,那种望不到头的感觉让人窒息,我们宁愿选择拖延,熬到最后一天才动笔,也没有勇气早早投入。

    我们需要分解任务来化解处理繁重任务时的无力感,把每天分成小段,每段时间内只专注一件小事情,不去焦虑未来,也不执着过去。

    简单来说,番茄工作法是基于“25分钟番茄时+5分钟休息”这样一种时间规律的工作方法,其目的在于顺应人的天性、训练专注力,让大脑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

    原理也非常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大脑中的脑干区域,提供条件反射机制,不需要意识控制就能做出反应。这么说可能拗口,你应该听过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巴甫洛夫的狗。

    19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巴甫洛夫观察到,实验室的狗一看到喂食员就分泌唾液。于是他开始了长期实验。在喂食前给狗各种信号,包括电击、哨子、节拍器等等,狗均会分泌唾液。这就证明,狗经过某种训练可以学会某种反射行为。

    这种后天习得的反射就是条件反射,我们人类同样适用。运用此逻辑,可训练工作这一行为与番茄钟之间的联系。

    当一听到叮铃铃的番茄钟声音,我们就自动自觉地投身到高效工作状态中,等25分钟后,再一次响起铃声时,我们便知道,该休息5分钟了。

    二、番茄工作法的使用步骤及原则

    1、5个使用步骤:

    现在,请你拿起手边的水笔或铅笔,并准备好一个闹钟和三张白纸,分别是“今日待办”、“近期任务清单”、“记录表格”。我们一起度过番茄工作者的一天!

    (1)计划:

    早晨,从你近期的任务清单中,适度提取几项最重要的任务放入“今日待办”,并承诺自己今天能完成。

    (2)跟踪:

    扭启25分钟的番茄钟,从今天的第一项开始执行计划,并收集每个番茄钟的执行情况,完成一个番茄钟就打一个×,每打断一次就记一个(')。

    (3)记录:

    一天结束后,将当天的所有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

    (4)处理:

    从记录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哪些任务完成度非常好,哪些不好。被打断多少次,分析原因有哪些。

    (5)可视化:

    与期待中相比,我有哪些不足?明天该怎么改正?

    2、6个使用原则:

    (1)今日待办要适量:

    番茄法的核心是对今天的承诺,如果任务列太多,那就形同虚设;不打算今天完成的,就不要列入进来。

    (2)一次只专注一件事:

    今日待办中的任务重要性从高到低,完成后就划掉,保证手头在做的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一件事。

    (3)任务过大需分解

    如果一项任务的使用时长,超过7个番茄钟,那就需要被分解成小任务。

    (4)直接、立即反馈:

    在一个番茄钟后的5分钟休息时,需要对其进行打分,形成正向反馈,以便改进。

    (5)不要在番茄钟中途休息或切换任务

    25分钟的番茄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时间单位。如果分割,会打破塑造起来的节奏感。

    (6)高质量休息

    看看窗外,起来走走,或闭目养神。高质量的休息才能保证下一个番茄钟的专注力。4个番茄钟后,可以选择15-20分钟的休整。

    三、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在番茄钟内不应该切换任务,也不应该停止当前任务。但我们又不是生活在隔离区,有些中断不可避免,又该如何应对呢?

    1、无法控制的中断

    (1)内部中断:

    比如你在执行任务时,突然想起今天要去医院拿体检报告或者灵光乍现,导致现在的任务要被中断。那么可以把新事项列入到今日待办中,并在当前任务后标注(')表示被中断1次。记录下新任务后,马上回到本来任务继续工作。

    如果是长时间的中断,比如午餐时间到了,你拿起手机点外卖,那么当前的番茄钟就得作废,不计入数量。

    (2)外部中断:

    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被打断。如果同事来找你时,非紧急事件,那么可以征得他的同意,延迟一会儿,等你完成番茄钟后再去找他。

    如果是非常紧急的重要事件,那么可以立即中断,番茄钟作废,你们先讨论工作为主。

    2、实际与期待产生偏差

    我们在把任务列到“今日待办”时,会预估每条任务的时长,并给与相应的番茄钟个数。但实际会有偏差,特别是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会因为插入新问题、能力预估错误等原因,导致

    (1)时间到了,任务没完成

    (2)时间没到,任务已完成

    这就需要进行二次预估、三次预估,不断调整、优化,对自己的能力和任务的用时会越来越清晰。

    3、番茄法应用到团队工作

    番茄法原则上是一个比较个人的时间管理方法,但有一定默契度的团队也可以使用,培养团队工作节奏。另外,应用在会议上,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进行分点讨论,可以节省会议时间。

    以上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那有些同学会问,25分钟难道就是科学的吗?作者并非是说25分钟番茄时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是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入门方法,是一个开始练习的默认值。

    入门之后才有调整的可能性,才有精进自己时间管理能力的机会。

    我们在初学时,一天下来能完成的番茄钟就几个,自己无法保证25分钟的专注力,那么可以将时间缩短为15分钟甚至10分钟,坚持2周左右,等专注力提升了再适当延长时间。

    总结

    早有听闻番茄工作法,今天方知其内涵。

    番茄法实战方法论,不仅可以运用在本职工作中,提高效率;还可以像本书作者一样做一个番茄法的忠实推广人,你可以开设陪伴式训练营,带领大家用番茄法一起打怪升级。

    其实不在于去学多少种高效工作的模型和方法,而在于选择最容易上手的方法去实践,并且在实战中不断更新系统,拓展成为一种适用于你个人的方法论模型。自己通过实践而得的方法,比你去扒100个方法而不实践强百倍。

    方法再好,你不去用也就只能是个道理,而道理听多了,还是过不好一生。

    少数人求得一条真理后会去认真践行,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在与真理擦身而过,从不停留,还一直问天,真理何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离时间管理达人,还差一个番茄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mq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