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很短的话里,蒲松龄为读者展示了神奇的一幕。今人有耍猴、玩蛇、逗狗等的表演,而聊斋先生的生花妙笔,让我们了解到早在三百多年前,古人竟然就有以戏鼠表演为生的人。这篇不足百字的故事独立成篇,活灵活现地描绘了一场老鼠与艺人合作的表演。吸引读者的不仅仅是这种闻所未闻的猎奇体验,还有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水平和卓越的表现力。文章的末尾,“红庙老王”的点评可谓画龙点睛。以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表演,把传统和现代结合了起来,使古老的故事焕发了生机。真令人拍案叫绝!原文如下:
[王子巽]又言:“一人在长安(陕西西安)市上卖鼠戏(靠表演鼠戏挣钱)。”
“[其人]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馀头。每于稠人(人群)中,出小木架,置肩上,俨如戏楼状。”
“[其人]乃拍鼓板(单皮鼓和檀板),唱古杂剧。”
“歌声甫动,则有鼠自囊中出,蒙假面(戴面具),被(穿)小装服,自背(从人的后背)登楼,人立(像人一样站立)而舞。男女悲欢,悉合(完全符合)剧中关目(情节)。”
老王感言:清代评论家但明伦写道:“人之学为鼠技者,多矣。鼠之人立(像人一样站立)而舞,亦彼此效尤(模仿)耳。”
这段评语很精辟,揭示了童话剧与马戏的共性:童话剧是人模仿动物,马戏是动物模仿人。
不过,两相比较,让动物模仿人更难一些。动物毕竟是异类,其智商、情商都有限,让它们理解并表现人类的情感、心理和动作,是很难的。
在本篇所记录的街头演出中,艺人以说唱的形式交代剧情,而表演的任务则由老鼠们完成。它们戴着面具,像人一样站立,随剧情而舞蹈。不知艺人用了何种招术,把它们训练得如此聪明。
让老鼠模仿人,演绎人间故事——美国动画大师迪士尼的灵感,与本篇何其相似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