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24055/49d43a5d7129c0f4.jpg)
关于人类的一夫一妻制,美国大法官波斯纳法官曾在他的法学名著《法律的经济学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中指出:
一夫一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成功男人限购的政策,它的效果是财富转移。
因为它让女人的选择范围减少了,让成功的、更有吸引力的男人的选择减少了,而让那些年纪较轻、收入较低的男人处境变好了。
它把女人从比较有钱的人手上,转到了比较没钱的人手上;从比较少的人手上,转到了比较多的人手上。
但这样的观点是把女性物化了的,所以并不具备社会意义。
同时《自私的基因》还有《人类简史》等书,都说男人花心是符合生物学正常规律的,是很难改变的。
尤瓦尔·赫拉利甚至在书里直接问道:一夫一妻制真的是正确的吗?因为从历史到今天,从没有哪里表明一夫一妻的绝对正确性。
但如果认为男性花心是本能,那谁还没点本能了?万一一个人的本能是杀人他就有杀人的理由吗?!
毫无疑问。所以每个人都有要克制的东西,而不是以本能当作免死金牌。
因此,家庭形态最终定型在一夫一妻制,不光有经济和基因的原因,从生物延续的社会角度来看,也是最佳的选择,那么为什么呢?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说生命有一个终极目的,就是把DNA传递下去。后代存活的越多,就越成功。
所以,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雄性都倾向于尽可能广泛传播自己的基因。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喜欢到处找不同的雌性繁殖后代。
从这个角度看,说男人花心是一种生物本能,好像是有一点进化论依据的。
不过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家庭形态最终定型在一夫一妻制,不光有社会和道德的原因,从生物性延续的角度来看,也是最佳的选择。
先说说婚姻在最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人类最早的组织形态是母系氏族。那时还没有农业,弓箭也还没有发明出来,食物主要来自女人们采集的野果和植物根茎。
而男人们,由于工具原始,很难打到猎物,所以地位不高。女人们从不同血缘的其它氏族找来男子一起生活,这就是“族外婚”。
不过随着狩猎工具的进步,男人们能够捕获到更多的猎物,可以为族群提供更多的肉了。
再后来,采集业也渐渐被农业和畜牧业代替,男人们的用武之地就更大了。于是男人们希望有自己固定的伴侣,这就是一夫一妻制的雏。
很多人觉得,人类之所以定下来一夫一妻的制度,是因为道德进步,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但现代生物学的调查发现,在全世界68种灵长类动物中,有11种选择了一夫一妻制。这些动物选择一夫一妻制,难道是因为它们道德高尚吗?当然不是。
这背后有很实际的原因,我们还举狩猎的例子。
狩猎不是光打兔子,很多时候,需要围猎一些大型动物。这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了,需要复杂默契的团队协作。
这里不但牵涉到狩猎成果的分配,也涉及到团队成员地位的认定,如果一个首领霸占了所有的女性,时间一长,那谁还会愿意跟着他去狩猎?
还有一个原因。狩猎要用到武器,随着武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在一个狩猎集体中,哪怕是最弱小的一个成员,拿起刀来也能杀死最强壮的首领。
如果大家都有配偶,那每个人都更愿意选择协作,但是如果你们都是光棍,只有我一个人妻妾成群,恐怕我连睡觉都不得安稳。
所以,从社群的稳定性来看,一夫一妻制也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问题在原始社会里有,到了现代社会,也是一样。
首先,一夫多妻制会导致社会地位更高、很富有的男性拥有过多的配偶,这么一来,社会地位低的男性就更容易成为单身汉,可能导致一些人为了娶妻生子,就会去犯罪。
其次,就算社会允许一夫多妻制,大部分男性也很难维持这个家庭的稳定性,因为各个妻妾之间,是激烈的竞争关系。
妻妾要争宠,还要为自己的亲生孩子争取利益。所以,这个家庭就很不正常。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性格会受到影响。
更有甚者,一旦这个家庭里有人去世,儿童还很容易被没有血缘关系的继父母虐待甚至杀害。而如果去世的是男性家长,这个家庭会迅速瓦解。
这么一看,就算不考虑社会道德因素,一夫一妻,对后代也更安全。
著名动物学家德吕舍尔通过对动物的研究,认为人类本能中,有一种亲和性,这种亲和性让男人女人能够摆脱性的短暂诱惑,一直相互依恋地生活下去。
人们以前的看法是,是性本能让两性结合到一起,可是性欲满足以后,是什么因素让很多动物继续待在一起呢?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人类社会里,在动物世界里也有许多例子。
比如有一种小型鸟类叫文须雀,它们一旦结成固定的伴侣,两只鸟就永远不会分开。
如果其中一只意外死亡,另一只文须雀会很明显地表现出和人类相似的悲伤感情。
虽然存活下来的文须雀有可能会继续寻找伴侣,不过这一段伴侣关系,普遍不如第一段那么稳固。
通过这种现象,作者得出结论,认为性本能绝不是维持婚姻的原因。理想的一夫一妻制和个体间的依赖感,只能来自动物天生具备的的亲和性本能。
小鸟是这样,人作为感情更丰富的动物,当然亲和性更强。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的生活中,爱情会慢慢地发展成成一种类似于亲情的感情。这种感情比当初的爱情更加稳定。
我们当然可以从很多的角度来分析,一夫一妻制为什么更好。比如最简单的一条,人人生而平等,这是现代社会已经公认的道理。
我们今天主要是主要从生物的繁衍角度来说的,是要反驳这么一个说法:男人花心,有生物学上的根据。
恰恰相反,一夫一妻制,才是生物学所支持的。人类选择一夫一妻制,不仅是由于人类发展进化、繁衍后代的需要,也是个体间情感相互依赖的结果。
因此一夫一妻制是基因的选择,是文明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TA在当下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但从历史维度来看,这是不是终点,我们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