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tivals的话题我选的是Full moon, full feelings这一课。
故事情节如何梳理,是用Plot Mountain(情节山),还是5w模式呢。我先在网上解锁了这两种模式的区别。
情节山,就是把一篇文章的情节发展设计按照爬山一样进行计划和布局,主要分为五个阶段:exposition, rising action, climax, falling action, resolution.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4070/26365c008a0138a9.png)
Exposition是一个故事的开端,或者说爆发,通常作者会在这个阶段介绍背景,或设置场景,介绍故事的人物等。
Rising action,是故事的发展(上升阶段),也是引出冲突或矛盾的过程。因此千万不要忽略上图中的6,就在Exposition和Rising action的交汇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Conflict(冲突)。因为有了这个冲突或矛盾,才可能推动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Climax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冲突最为猛烈的地方,通常是最能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情节。所以我们常说,高潮是最精彩的。
Falling action是故事的下降阶段,也是要逐渐扫清故事中还没有填好的“坑”,逐渐收尾。
Resolution是故事的结局,整个故事到此结束。
个人觉得exposition可以用background来代替,resolution用ending来替代。
在处理这篇文章时,我觉得用情节山来梳理文本并不十分合适,这或许和我的不擅长相关。自己学语文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划分段落,哪一段儿该归于哪一部分,我总是傻傻搞不清楚。可能也是自己没有细纠,我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更经不起学生的发问了。
那就选择故事地图(story map)吧。
Story Map 指的是帮助孩子利用思维导图写作故事的一种策略。通过这样的图表,帮助孩子确定故事中的characters(人物),plots(情节),setting(背景),problem(问题)和solution(问题的解决)。
Story,按照文章体裁划分,属于我们常说的记叙文。而记叙文的写作,离不开5w:who,when,where,what和why。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4070/cd13c13314b597be.png)
5w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把握。
5个要素可以让故事完整,却不一定有趣。能让一个故事彼此发生关系的就是how。How和why一起构成了故事的情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4070/e8ffe0453042b389.png)
这好像又回到了情节山的梳理,那五部分不好区分,我就用动词来梳理文本的思维导图,这应该也是一种方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可以借助导图让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复述,这是对故事比较好的产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4070/cb20da5797462909.png)
那产出之后呢,让学生进行对这个文本的ending的续写,还是要进行仿写,写一个其他的节日。两个写作都比较困难,我没有足够的supporting detail可以给到同学,实操还是比较困难的。
再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