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点读书后的思考

一点读书后的思考

作者: 黑页饮马槽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7:45 被阅读0次
什么是场景?
场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为,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

最近在读《场景革命》一书,深感自身的认知,就是在与其他的认知不停碰撞的过程中,破碎、重构、迭代,形成新的认知体系。

共享经济的新思考

我之前曾写过《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我坚定的相信,共享单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租赁经济。因为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社会上多余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将所有权暂时转移,将剩余潜在价值转换为真实利润。而我们看到ofo、摩拜等共享单车是拿出一部分社会资源,用租赁的方式获取利润。闲置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相反耗费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那么既然同样是租赁经济,共享单车与过去的租赁形式区别在哪里?其本质区别就在于,从固定的租赁地点,变成了任意的租赁地点。即可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任意地点随时进行交易。二维码一扫,交易便完成了。

而通过阅读《场景革命》,认知的变革,我进一步认识到这中间其实构成了一个新的场景。正是这个新场景的构成,从本质上引发了“单车革命”。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手段使租赁形式产生彻底性的变革,交易地点随意、交易流程简单、交易时间10s。因此交易成本被大幅度降低。

再进一步思考,交易成本不是唯一因素。我们看到在其他国家共享单车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1965年就有共享单车的雏形。是什么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是使用频率,是人口基数。我国的人口红利在交易足够便利的情况下,极大的促进了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用户数量。在2017年的上半年,共享单车用户过1亿。美国的人口总数才3亿多,这放在美国就是1/3的美国人都在骑共享单车了。这和我国发达的高铁很像,基于庞大的人口,高铁的价值才得到体现。

可以说我国独有的庞大人口基数+便捷的支付手段+随时定位的技术的结合,产生了新的链接方式,产生了新的场景。

场景的作用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找到你的场景,就能找到你的人群。找到你的拥护者,就能够建设你的社群。拥有自己的社群主张,就能形成属于自己亚文化的可能。有初创的亚文化,就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就有引爆的机会和资格。因为引爆的可能就意味着流量的获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所及。

细细思量这不就是“罗辑思维”、《得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007不写就出局”活动的成功方式吗!

覃老大曾说他建立007的初衷仅仅是想找几个人一起写作,找着找着人变多了。认可他的理念的人渐渐聚集了过来。形成了今天007最初的社群形态,随着聚集的人数不断增加,007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亚文化。即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的写作理念。写下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简书发表。

覃老大现在的目标是1w人,1w人,7天1篇,写7年,就是365w篇文章。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一旦有一个引爆点,便能将007呈现在所有人面前。而7年时间的坚持,就像罗胖持续20年的演讲,007将被人们记住,并加入进来。

因为007的成功,不同的条件与007链接又产生新的场景,引申出“千车万人横穿大美新疆”、“不跑就滚蛋”等场景。这些场景的受众首先来源于007。就好像007的战友大多来自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因为这群人是最容易接受007理念的一群人。

以上,便是最近读书后的一些思考。

相关文章

  • 一点读书后的思考

    什么是场景?场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为,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

  • 活了三十年才知道:读书时应该怎样思考?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思考,那么我们读书应该怎么思考? 不要告诉我,你读完书后完全不思考。那你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看字。 读...

  • 读书后的思考

    又是一个加班的夜晚,将近十点才下班,离开公司。回家的路上,看着道路两旁的风景,人行道上步履匆忙的行人,旁边疾驰而去...

  • 读书后的思考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书,主要都是跟写作相关的书籍,这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创作者还有很大的距离。 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更...

  • 读书后的思考

    前后耗时两个月,终于看完《枢纽:3000的中国》这本书了。 之前没有接触过知识密度和深度都如此大的书,读来很是费劲...

  • 阅读让人乐于思考

    阅读让我们思考 通过阅读《致青年教师》一书后我不在纠结因为有些书上的内容没有完全读懂,读透,“懂”与“不懂...

  • 【日更】读书后的思考

    你是不是在不懂装懂?是不是在无病呻吟?是不是在欺世盗名? 身边有人完全忽略这些,有人曾经说“你就是个笨蛋,啥都不懂...

  • 《干法》一书后的思考

    本书作者是日本“经营四圣”中唯一健在、且被誉为“当代松下幸之助”的稻盛和夫先生,此次不探讨书中的要点精髓,而...

  • 文章的结构

    连续写了2天简书后,开始思考如何用300-500字清晰的表达一个观点,且有人喜欢读,这就涉及到选题、立论和论...

  • 爱情是什么?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爱情是什么呢?我似乎很少去思考这一个问题,而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想了许多许多。 这本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点读书后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rh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