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的读书
不惑之年才知道对自我的内视,各种的知识已经包围在身边,犹如碰触了蜘蛛网小飞虫,被蜘蛛一圈圈的缠绕,被吊在空中,虽然有紧张,但是却发现不一样角度的风景。人生也如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跳出自己,很多时候仅仅会关注着自己喜欢的,并没有回头看看来路,也没有去筛选,仅仅是认真的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犹如一只负重强行的骆驼,却不知道哪一根稻草是压死自己的死神。
读书是从小养成的一种习惯,没有手机的童年是父亲怀里讲不完的故事,星夜下的《三打白骨精》总是听不到最后;在初中的娱乐方式来源是:看门老头的租书游戏,其他人5分钱一本/天,而我享受优待,只要晚上拿,早上送,不耽误生意就好,于是少年的生活就是每天晚上和书度过,不过金庸老先生的居多,梁羽生、卧龙生、古龙,温瑞安也有涉足,有时候拿着高中的语文课本看看得如痴如醉。
看书这个习惯让我能够认识外面的世界,可是如何看书却没有前辈给我指导,仅仅是喜欢着自己喜欢的内容,就好像邻家大哥喜欢一个女孩子,直到女孩已经嫁人,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告诉她自己的内心。知识也如此,走过万水千山,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个风景下停留脚步,然后去精心的呵护属于自己的风景。
书读的多了,就想让自己看的更像一个读书人,看到喜欢的书就买下来,看到买过的书有系列的就买下来,哪怕是高价购入,也要保证书的系列完整。随后,书买的多了,却读的少了。家里的书柜不停的淘汰版本不好的书,印刷不精美的书,可是书的总数量还是在增加,但知识,却没有因为书的增多而曾加。
突然想起一句话: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是的,买书的人总是看起来很爱学习的样子。而我仅仅是一个买书的人,很多书甚至买了就根本没有打开外面的保护膜,就让他们大大咧咧的摆在书架上。有时候虽然要改掉这个毛病,但看到有些网络书评还会继续买。只不过买书的眼光挑剔了,对出版社有要求,对作者有要求,对年代有要求,至于书的内容看的丰富度,深度,专业程度,反而越来越少。
和朋友们在一起,大家喜欢称呼我“百度”,说明对我的知识面的认可,现在却越来越不敢应下这个名称,书读的越多,反而越感觉自己的知识太浅薄,信息了解的越多就感觉自己越落后,而在读书和网络信息的背后,是一个人在月夜下的孤独,不是曲高和寡,也不是无人可以对话,却总感觉自己仅仅是一个买书而后搬运的人,而不是一个学习者。
2.读无用的书不能创造价值
一日看网文,问曰读书有四境,自己对照不仅汗颜,读书多年,却仅仅是在第一境,把这四境摘抄下来与诸君分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乃第一境也。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柳宗元诗云:“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乃第二境也。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第三境也。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乃第四境也。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境界。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因自我太弱小,看的书不是太少,而是很多书无用,看到文字不是太寡而是不均,总是流连在网络玄幻小说,总算是把自己需要在工作中需要的书隔离在外,时间就这样流走,书总是那么安静的陪伴着我,而没有真正的走进自己的身体,直到有一天,发现有人说的读书无用好像很有道理,认真想想其实书无罪,错的是我,我没有把书变成实际的知识,没有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创造产出价值。
3.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一天,参加一次培训,朋友推荐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知道做到》,书面上写着如何将Konw-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书封上写明确的写着知道就一定要做到,做到就一定要有结果,这本书终结了我对知识的理解,也大刀阔斧的斩断了我看书的坏习惯,让深深的没明白:多种爱好叫爱好,单种爱好可以和专业有转变,只有专业才能创造价值。
《知道做到》这本书不足150页,从开始就强调知识和转化的关系,也在开篇引用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教学陶行知老人家的话: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而也用各种环境推出一种观点:一个人的行为的改变总是从内心的想法转变开始,然后才逐渐由内而外变化。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的知识和行动之间总是缺失一环,我们无论是从哪个信息的来源获得的指示,仅仅是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并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行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以致用”四字足以。
我们的世界不缺少知识,为什么很少有优秀的人,哪怕是市场上所谓的专家很多也是专心的包装,多少电视购物上的仙风道骨和宅心仁厚都是来自于演员,多少个所谓的大家,其实都在沽名钓誉,真正做学问的人却区域社会的底层,我们的袁隆平老爷爷走的时候为什么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那是因为他老人家用学识创造了人类的温饱。
这个时代不缺乏英雄,也不缺乏明星,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流量明星比比皆是。富二代也罢,官二代也罢,让很多人都向往着能如此生活,可是我们的社会大多数人还是上有老小有小,早上挤地铁,下午赶公交的活着,从80后,到Z世代人群,在信息大爆炸世代,生活的却更加惶恐,更加对未来不知道所措,究其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走在知识的边沿,而没有认真的去感受它,没有真心的接纳他,没有真正的去和知识做朋友。把自己曾经的知识转化成自我的价值。
身边有一位朋友是:亚洲室内装潢设计金奖得主。以前我们在一起开玩笑的时候经常会说起他小时候的趣事:赤日炎炎的夏天,他能在太阳下看一整天的蚂蚁,甚至忘记了回家吃饭,而今因为他的专注,他获得了行业的奖项。身边也有练习书法的朋友,每天无论多晚都会临摹字帖,发到网上以达到大家监督的效果,可是他总是写一些基础的字,问他,答曰:简单就是多,多其实就是简单的积累,如果练习的复杂了,就忘了初心,万丈高楼平地起要记得。
关于做学问,专注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推敲”一词的由来,但,我今天是想给大家聊聊知识创造价值的阻碍因素。从《知道做到》一书中,作者没有任何多余的雕琢,全力弥补知识到行动的确实,奋力衔接学以致用的脱环。强调重复的力量,拒绝信息超载,倡导应用少而精的哲学,拒绝消极过滤,倡导积极聆听,使用绿灯思维,倡导积极跟进,强调积极的信念的重要性,从而改变我们博而不深,深而不动,动而无果的读书过程,力求大家学以致用,知道做到。
在此,我申请呼吁爱读书的伙伴:让我们为知识动起来,但不要仅仅走在知识的边沿,真正的用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实现我们的深灰价值,用知识实现人生梦想,用生命去点燃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