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常思屑

日常思屑

作者: 李先森0818 | 来源:发表于2021-12-06 19:59 被阅读0次

     

今天一开始我借用中国教师报宋小布老师的一段文字开篇: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故事”,更多的是“事故”。教育更是如此,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只有水波不兴甚至“一地鸡毛”。日常的教育生活是平淡的,教育写作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尺水兴波,发现和呈现日常工作的“平淡之奇”。(以上内容为宋老师所写)

     

          书写主要是为了记录生活,不断去除流弊,回归本心,使自己的内外更加和谐,提高自我认同感,求心安,做到慎独(从心做事)。否则成为生活一堆堆闪念,难以扎下根来,人总是漂浮在生活浅层的现象界,终将流俗。(向外求)。

   

      儒家强调,心是道德的源头,即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丢失了主体性和创造性,人就沦为了禽兽。生活中人模人样的魔鬼和禽兽也不少,他们把人味儿弄丢了,良知遮蔽或泯灭。今天的教育培养了不少有知识没人性的材料,是培养人的方向错了。心安与否,是内心省察的重要途径。日常,我们常用讲科学的方式讲道德,是失败的,因为这是没从心这个根上去治,根本上应该去唤醒人的内心道德律。唤醒儒家常讲的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恒水中学模式有很多弊端,但仔细研究,他的很多措施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它根据目前高考的模式和取向,思路是对的,但有把四心肤浅化、功功利化的倾向,现在很多优质学校的校长,都在纠结学生学习被动的问题,更别说普通学校,当下模式,改变内卷的根还是如何把教育,真正回归到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上来,应该有一门真正的思想课程,不要把灌输的、强迫的意志的东西塞给学生,那对学生的创造力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应该是人类思想精神踪迹的课程。我上次和新网师郝院长探讨,我们尝试做这样一门课程出来。现在正在筹划之中。

   

(以下为儒释道在此处的简要解读)

      儒家关于人的主体意识方面与康德的自律道德方向一致。但康德认为人没有自由,所以拉出神来做保证,而儒家认为人是自由的,可以创造无限可能,认为知道了我的本性,就知道了天,人都有成圣的可能,中和就是本心。所以王阳明很多是在为儒家正本清源,回到儒家的初心,而不是被污染、用来束缚人的儒教。

          道家的无为是自然而然,不乱为,不伪做。使我们的心灵不执于任何一念,生命的纷驰、情绪的幻境,都是非理性(自然之欲望,如贪欲。)的欲望,认为无是本真,是实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是无,二为玄(有无互化),强调无限心的要义。体现了意志是自由主体,可以无限创造。无为而无不为。

      佛家讲“空即是色(具象,事物的存在状态),色即是空。”万物自可繁荣。儒、佛、道在此处有相似之处,都讲了人心的重要性,独立主体的无限创造可能性,  但道、佛的修炼不同于儒家的实践。(新网师如一老师哲学课之后的启发)

相关文章

  • 日常思屑

    今天一开始我借用中国教师报宋小布老师的一段文字开篇: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故事”,更多的是“事故”。教育更是如此...

  • 思屑

    1、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笛卡尔思考的问题的确有点抽象了。那么,孩子们学习笛卡尔,是学什么?是那些关于身体与灵魂的关...

  • 思屑

    智慧就是精神之达到自觉 不容易才是人生的真相,人是被惩罚为自由的。 凡是被客观性所制约的主观性,主...

  • 屑思

    那铁窗,能禁锢自由吗?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所以,保持一朵花的心态多重要啊!2019.4.26 以上帝视角视人,人皆...

  • 思屑

    刚拜读完,其中“沉默是金”,本人认为世俗智慧不一定是真理。有时我们容易把这些缺乏论证的世俗智慧或不清晰的概念直接...

  • 课堂思屑

    和孩子们一起读泰弋尔的《吉檀迦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读了第八章: 不知道这样的文字孩子们能...

  • 今日思屑

    轰隆隆!!黄光闪闪!凉嗖嗖的!北方的夏雨就是这个味道。雨来了!! 甘霖从天上来,自带仙气,洋洋洒洒...

  • 读书思屑

    晨暮,每读晓东微群分享思屑,如沐春风。深知慧语得来之不易功夫,句句得有思想体系的支撑,用概念去思考问题。文字...

  • 今日思屑

    一个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知和行的重要结合处,是突破现有状态的关键点,所以要把真...

  • 读书思屑

    1.将军行军,剑不斩兔! 2.精一、专注、自律、系统研究。 3.不可忽视教育的技术性。知困而追问追思。 4.训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常思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sn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