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也能引起气血不足。比如经常熬夜。人在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消耗气血的过程,夜间则通过睡眠把消耗的气血补充回来。如果经常熬夜、睡眠过短,气血自然入不敷出。

长期久坐或是整天躺着,缺少必要的运动的人体内衰败的气血不能及时排出,虽然气血的“量”没有减少,但“质”却不符合要求,不具备应有的生理功能,同样会导致气血不足。
劳累过度也会耗伤气息。肢体的运动靠气来推动,长年累月地劳作必然伤气,气虚就会逐渐导致血的生成不足,最终气血两亏。
脑力劳动过度也会引起心脾两虚,继而影响气血的正常生成,也会导致气血不足。
2、脾胃虚
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则食量减少,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有效利用,使气血的来源得不到保障。

3、思虑过度
思虑劳倦过度,会导致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甚至情志异常等症状。
思伤脾。思虑过度还会造成脾的运化失常,时间长了,脾气虚弱,运化失调,气血就会不足。

4、外邪潜伏
外界的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体表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邪气便进入体内并停留下来,体内的气血就会在和邪气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因此,很多慢性病患者大多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

飞燕养生馆
2018年11月13日
网友评论